今天单位开会,学习两位“时代楷模”——廖俊峰和黄大年。
“时代楷模”是中宣部为有突出贡献的人物授予的一项崇高的荣誉,能够获此殊荣的都是为社会、为时代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换句话说,这样的荣誉是崇高的、神圣的,也是非常不容易得到的。
说的有点严肃,不过真的被这两位已经离开这个世界的楷模事迹感动的流泪了。
廖俊峰,生前是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副市长。曾在南平市下属的政和县工作三年,把这个全省GDP只有1.9亿的国家级贫困县带到了GDP4.5亿。《人民的名义》中,达康书记总是关心着GDP,其实每个县委书记、市委书记都关心这个,这个数字上不去,说明这个地区就穷,大多数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
具体的事迹我不多说,如果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能够花费几十分钟时间去看,一定会跟我一样热泪盈眶的。(点我就能看到视频)

新闻中总是报到这个领导接受调查,那个领导收到处分,然后大家喜大普奔。一有夸某位领导好的消息,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赤裸裸的歌功颂德”。
说实话,我也不喜欢整天看那些伟光正的报道,但我知道,这个群体中绝大多数人还是兢兢业业的坚守岗位,默默履行着“为人民服务”职责的。
视频中有个细节我印象很深:
廖书记的专车是一辆越野,三年跑了36万公里,总是走在为政和县招商引资的路上。车上常备的东西有四样:衣服、胶鞋、雨伞和被子。有次与司机在车上熬夜时,司机不解的问为什么要这么累?何必呢?
他回答说:父母为孩子受再多的累也不觉得,自己作为父母官,看着他们的生活变好了,怎么还会觉得累呢。
另一位黄大年教授,是一位像李四光教授一样冲破重重阻拦,在英国学成归来的地球物理专家。他的回来,把我国的这项研究带到了新的高度。

他回到母校吉林大学七年,每天都巴不得有42个小时而非24个小时。因为他看到国内学术与国际差距,急着要把脑子中的科研成果教给学生们,同事们。
那种感觉我似乎有点感同身受,当年从第一个公司离职前做交接,我也是花两天时间写了十几个文档,把在公司一年来学到的东西全部留下来,为后来的同事做好交接。
黄大年教授就是这样花七年时间把高科技留下来,然后没留完他就患胆管癌走了。
搜视频的时候还找到这样一篇报道:他叫黄大年,一个让美航母舰队后退100海里的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廖俊波和黄大年,不同的是身份,一个官员一个学者。但相同的都是尽自己的能力为身边或者更广阔的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相同的也是,他们都离开了自己深爱的国家和土地。
这样的开会学习我很喜欢,让大家能够有机会在充斥着太多千变万化信息的快节奏下安静下来,用眼泪洗涤下心灵,看看别人,回顾自己。然后,做好自己的工作,为身边的世界尽一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