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收藏古砚的藏友也是不少的,但是可能有些藏友就不怎么了解古砚了,怎么去辨别它的真假呢?99艺术商城提供一些参考方法给藏友。

石质辨伪:
端砚居于四大名砚之首。由于石质名贵,自唐以来一直被历代名人推崇,因此仿冒端砚与仿冒书画一样历代有之。制砚者往往用其他地方的或类似端石的石头进行仿冒。从表面上看可谓以假乱真,但仔细抚摸却相差太远。端石,石质细腻,坚实滑润,天然石品众多,象石眼、鱼脑冻、金银线、蕉叶白等,其它砚石无法比美。鉴别时可先用看、摸、敲、洗、掂的方法进行。然后对石质的纹理进行再识别,就不难看出端砚的真假了。
雕工辨伪:
雕刻精美是否是体现古砚价值的重要标准,各朝代的砚雕形式和风格都有所不同,所以,对一般雕工或仿名家雕工,进行鉴别时,必须先了解各时代名雕工的情况,从砚的雕刻风格与砚的时代相比较以确定真伪。唐宋时期雕刻工艺粗旷豪放,简洁古朴。到了明代砚雕的装饰指导思想发生了极大变化,以艺术装饰为主,而清代砚雕注重精美稚致。以新砚冒充旧砚,笔者认为应从砚的式样、图案、款铭、包浆等方面进行,辨别砚的风格和地区流派。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格。如果能对明清时期的砚的风格特点有相当的掌握,那么作伪的“古砚”就会被识别出来。
铭文辨伪:
砚铭的真伪辨别首先要掌握铭刻者的个人风格,包括其书画书法水平的高低。人品学识以及砚铭的文辞款式是否与时代风格一致。如果不能掌握铭刻作者的基本情况,也应将砚铭置于当时的环境中来辨别。其次是对雕刻的手法,下刀的角度和刀痕的鉴别看与时代风格是否相符。会不会是后加款。值得注意的是,宋代砚有砚铭无印款,印款自明代才出现,如宋砚出现钤印就不攻自破了。
传世的砚上铭文,特别是名气大的政治家、书画家、学者的砚上铭文,被假冒的很多。识别不仅要丰富的经验和阅历,而且还应有较丰富的文史知识和揣摩比较的功夫。
装饰辨伪:
对砚的装饰辨伪,主要是指砚匣和锦套之类的辨伪。我们虽然能从砚匣和锦套上为识别真假提供一定的依据,但只能作次要依据,据笔者考证:考究的砚匣里面的砚台不会太差,砚匣在明末清初时代盛行用紫檀木或红木制成,匣内壁用黑色的推光漆,做工十分考究。而明代初年至明中期的砚匣最大特点是在匣正面上方嵌有玉牌饰物等。
除以上辨别的四个方面外,对于古砚的真伪辨别还应该仔细推敲其“包浆”。包浆是依附在砚表面皮上的一层自然光泽,此光泽并非短时期内能够形成。而是经过数百年砚石的自然老化和人们的日久摩挲而形成的。它也是判定砚的新旧,年代久远程度的重要依据。由于古砚传世陈年历经研磨使用,包浆自然莹润、古朴、丰腴满手。如果是仿冒的古砚,做假的包浆依附在砚面上深度不够,而且光泽都过于明显,感觉生硬。
如果有藏友对古砚感兴趣的话,可以趁这个机会对古砚进行收藏。古砚是非常值得收藏的,古砚代表着我们中国古代的文化,特别有意义的。建议藏友可以到一些知名的平台或者99艺术商城具体了解一下,咨询电话:18321273903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