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朋友带孩子到北京玩,感慨其逃离北京已经6年,目前在老家仍然做桥梁设计师。提到产品经理回老家的问题,通常是个忧伤的话题,几年前也确实尝试过回老家做产品经理,后来发现五线城市的老家,除了IT外包公司基本不需要产品经理外,给学校做信息化硬件公司,产品经理更多价值体现在项目管理上,这背后其实隐藏着公司生态位的关系,本篇聊聊公司生态位与产品经理的关系。
生态位原理
公司之间是存在着生态位关系的,处于生态位上位的公司,可以赚取超额利润,并对生态位下位的公司形成高维打低维的优势。
在上家大数据分析公司时,想拓展所负责产品客源,便找到腾讯云谈渠道合作。腾讯云非常欢迎合作,但有个要求,就是将当时负责大数据的产品的大数据和AI底座,换成腾讯云的底座。当时考虑公司核心竞争力也在于此,用了腾讯云的底座,就没提供什么价值了,自然也就没有形成合作。
站腾讯云的视角,其占有品牌、资本、技术、客户资源等优势,有大把公司希望借助这些优势发展自己业务。因此其当初提这样的合作建议,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合理。
在以上案例中,腾讯云作为云厂商,自然站在生态位更上方,云上客户有各类需求都需要厂商解决,抱紧腾讯云大腿,拓客成本能缓解不少。
生态位划分
处于生态位最上方的公司,希望构建的是平台和生态,只关注最标准化的产品与能力,这样最容易规模化和提升人效。当然生态位公司也会做一些平台上的产品业务,这些业务价值是加强平台护城河。
处于生态位中游的是公司,通常是基于某标准产品成长起来的,会关注标准化,但也会考虑自主交付问题。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希望向平台进发,但成功者寥寥无几。
处于生态位下游的是项目制公司,通常受限于客户需求不标准,无法抽象标准产品,希望向着中游公司发展。由于交付物的非标,研发及交付成本始终无法达到边际效应递减。
产品经理选择
处于生态位最上方通常是大家所说的「大厂」,身处其中的产品经理具有待遇高、光鲜履历、开阔视野的收获。这些优势像抽水机一样,不断从生态位中、下层将优秀的产品经理吸引过来,从而呈现出人才富集甚至过剩的现象。有些产品从业者将大厂作为终身理想,最近有个朋友到了传统大厂后,整个人话也多了,也开始更关注生活本身了,完全没了之前在50人公司惶惶不可终日的状态。
处于生态位中游的公司,是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身处其中的产品经理不如生态位最上方的履历光鲜,但在垂直领域认可度也会比较高。从业者人数占比要比最上方要多1-2个量级。之前某进入大厂朋友吐槽,其所在中游公司,在进入大厂后,竟然没有人听过,这种情况通常也属正常。这类中游公司内部竞争没有大厂那么激烈,同等水平待遇和履历收益也不会太多。并且这类公司,通常都会比较自觉的有大厂崇拜,同等水平更加认可大厂的履历,也更容易给到高薪和职位。
处于生态位下游的公司,在中国存在最广泛,各线城市都会存在。身处其中的产品经理不乏有梦想做出伟大产品的同行,但项目制的工作,受到生态位上中游的公司认可度有限,不利于持续经验积累和履历积累,挣钱也更难。在很多类似公司,产品经理起到的项目经理价值要远大于产品经理的价值。目前行业内有所谓「私有化部署产品经理」实际是主要面向客户做定制化需求的需求分析师角色。
身处不同环境和阶段的产品经理职业路径并不会相同。有些产品经理上中游来回跳,越跳越高;有些产品经理一直在上游或中游深耕;有些产品经理回到老家开始在下游公司继续生涯;有些产品经理意识到下游不可持续,换城市和公司进入中游公司;有些产品经理认清产品经理不适合自己,跳出产品经理圈子。
关于作者:
小乐帝,一线AI产品经理、简书科技优秀作者、产品经理读书会创始人。
「产品经理读书会」
专注于爱读书爱思考的产品人提供读书推荐、产品思考、以书会友的环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