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向认知概念化主要涉及到情境、自动思维、情绪和行为四个概念。在这四个概念中,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情境。
01.何为情境?
说到情境,我们一般人想到的是外部的、客观的情形。比如,乘坐高铁的时候,有人用手机播放视频,声音很响,打扰到你的休息,让你感到心烦。又如,下班后回家晚没能赶上最后一般地铁回家。其实,引发个体自动思维的更多时候来自个体自身的、内部的情形。比如,想起明天的经济学考试,头脑中出现乱伦的画面,冒出想死的念头、有自杀的冲动,意识到满腹忧愁,注意到自己头晕、心慌等等。
从这些我们可以发现,所谓情境实际上是从它所起到的作用来界定的。在认知概念化中,情境就是引发自动思维和情绪的背景,它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受个体控制的情形,在很多时候,个体是无法加以控制和改变的。
有人在高铁大声播放视频是客观存在的,是否播放和播放声音大小是由他人控制并不受你控制,你感到心烦是因为他人播放视频引起的。
想起明天经济学考试,也是客观存在的,它是自己冒出来的,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刻意思考的结果,这个想法出来后,就引发了你明天无法通过考试的担忧。注意头晕和心慌,可能会引发你对自己健康的担忧。
02.这是情境还是反应
上面我们提到的情境的例子,你可能发现它更像是反应。比如,头晕和心慌更像是情绪反应,满腹忧愁更像是情绪反应。你这么想是正确的。在很多情况下某些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和生理反应)也是可以看成是情境。
横向认知概念化的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情境,也可以把它看成的反应,但把相同的内容看成是情境还是反应,概念化就不一样。
比如,一个妈妈动手打自己9岁的儿子。这个“打儿子”是情境还是反应,其实都可以。如果我们把“打儿子”看成是反应(在这里应该是行为反应),概念化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了解其引发妈妈打儿子的情境和自动思维是什么。
经过询问,咨询师了解到具体情境是儿子写错字,有几个字总是错,比如“添”字错写成“水”,“旁”字下面错写成“力”等。看到儿子写错字,妈妈心想:“总是写错字,可见态度不认真”,这是妈妈的自动思维,妈妈的情绪是生气。这样基于打儿子是行为反应的概念化就完成了:情境(儿子写错字)——自动思维(态度不认真)——情绪(生气)——行为(打儿子)。
如果说,我们要把“打儿子”看做是情境,我们又该如何概念化呢?我们需要了解当妈妈打儿子之后的想法是什么,体验到什么情绪,又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来。
经过咨询的询问发现,当妈妈打儿子后,立刻想到“打孩子会给他留下阴影”,于是感到内疚,然后想办法主动找孩子说话,试图缓解对他的伤害。在这里“打孩子会留下阴影”是自动思维,“内疚”是情绪体验,“主动找孩子说话”就是行为反应了。
03.连续概念化
从妈妈打儿子这是例子我们就可以看到在许多情形下,我们可以把反应看做情境。当我们把反应看作情境后,我们就是在了解这个反应出现之后的自动思维和情绪/行为。这样一来,单一的概念化就可以变成连续的概念化。连续概念化就可以描述一个事情的发展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自动思维(认知)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在上述妈妈打儿子的概念化中,原本只有一个单一的概念化:儿子写错字(情境)——态度不认真(自动思维)——生气(情绪)——打儿子(行为反应)。
当我们把打儿子接着把打儿子看成是情境后,单一概念化就变成连续概念化了:儿子写错字(情境)——态度不认真(自动思维)——生气(情绪)——打儿子(行为反应/情境)——会给他留下阴影(自动思维)——内疚(情绪)——主动找孩子说话(行为反应)。
在这里,当妈妈找儿子说话的时候,可能又会产生自动思维,因而产生新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来。要是这样的话。两个连续的概念化,就可以变成三个了,甚至可以变成更多的概念化。
这里有一个惊恐发作的连续概念化的例子:意识到自己离医院很远(情境)——如果我生病了需要帮助怎么办(自动思维)——焦虑(情绪)——心跳加快(生理反应/情境)——我怎么了,出现心脏病发作的画面(自动思维)——焦虑升高(情绪)——过度换气、呼吸急促、胸口疼(生理反应/情境)——我感觉越来越糟糕了(自动思维)——症状加剧(反应/情境)——我心脏病要发作了(自动思维)——惊恐发作。
虽然我们可以把单一概念化变成连续概念化,但在这个连续概念化中,我们需要讨论每个概念化吗?当然没有必要。那我们需要讨论那个概念化或者哪些概念化呢?这需要看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问题的本质理解,也就是这个连续概念化中的关键环节是什么,咨询师需要诊断连续概念化中的关键部分(也就是关键那个概念化)进行讨论和处理。如果你实在不知道那个概念化是重要的,你可以从第一个概念化开始进行讨论。
04.自动思维的内容逻辑
经过识别自动思维的练习,求助者逐渐能够报告其自动思维,但他们报告的自动思维内容缺乏逻辑性,有时也有内容上的缺失,特别是与情境相关的自动思维缺失。这些问题是咨询师处理自动思维的障碍,需要在干预之前加以解决。
比如,有一位男士报告说,自己昨天早上起床,站立来感到一阵头晕,有些站立不稳,于是想:我一定是血压升高了,血压高会得心脏病的,年纪轻轻就会死,感到非常焦虑,自己并不想死,于是去医院坚持,结果并没有查出任何异常。
我们根据其报告内容进行概念化,就可以发现情境是“昨天早上起床,站立来感到一阵头晕,有些站立不稳”,自动思维是“我一定是血压升高了,血压高会得心脏病的,年纪轻轻就会死”,情绪体验是焦虑,行为反应是去医院检查。
在这个自动思维中,它的内容有着很自然的逻辑顺序:首先怀疑自己是血压升高,其次,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心脏病,最后心脏病发作会导致早死。
从咨询角度看,怀疑自己血压升高是对头晕站立不稳情境的解释,这里可用发散性思维技术,如果证明是其他原因(如饥饿血糖低),并经过检验发现并没有血压升高的话,自然就不会出现心脏病和早死的情形了。
当然如果的确存在血压升高的事实,咨询师和求助者就可以讨论“血压高会不会导致心脏病”的问题了,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应用可能区域技术来处理。
从上面的叙述我们就可以知道,咨询师实际上是按照自动思维内容的逻辑顺序,从与情境直接相关的初始自动思维开始讨论的,如果初始自动思维的内容是真的,我们再讨论后续的自动思维内容。因此,区分自动思维内容的逻辑顺序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有位咨询师报告说自己接待了一位求助者。这位求助者19岁,初中文化,在建筑工地任安全员,平时不太爱读书,因工作上常有拖延行为前来求助。这位求助者监控自动思维过程中,它记录了自己的一个自动思维:
情境:在地铁上读《终结拖延症》一书
想法:理智上想要看下去,内心情感上又不想看下去,就在这个纠结的心理里那么看,再加上里面有些例子确实不明白。
情绪:烦躁
行为:看了几眼,看不下去
在这个自动思维中,我们就发现其自动思维缺失逻辑性。设想自己是这位求助者,实际情形应当是这样的:书上有些例子看不明白,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收获,但自己希望通过读书解决拖延问题,便要坚持读下去。但经过一段时间坚持读书后,发现实在没有什么收获,便最终放弃了。
在这里应当有两个自动思维,一个是“书上有些例子看不明白,觉得读书并没有什么收获,但自己希望通过读书解决拖延问题,便要坚持读下去”,继续读书后,出现了第二个自动思维“实在没有什么收获”,最后放弃读书。
当我们区分自动思维的逻辑顺序后,我们发现求助者的首个自动思维是“书上例子看不明白,没有什么收获”,接下来的自动思维干预就可以从这里开始,咨询师可以应用控辩方技术指导求助者认识到自己并不是全不明白,而是一些明白一些不明白,并可以通过重读、求助或其他方式让掌握更好些。他的读书学习就能继续下去了。
如果我们没能明白这个逻辑顺序,把重点放在“理智上想要看下去,内心情感上又不想看下去”,就无法得到我们想要的干预效果了。
求助者报告自动思维的时候,除了逻辑顺序颠倒以外,还经常出现自动思维的省略的情形,特别是缺少与情境直接相关的自动思维。比如,一位初一学生期末没有考好,从年级前3名降落到年级20多名,她便觉得活着没有意思,出现抑郁情绪,并由自杀意念和相应准备工作。在这里,如果我们进行概念化就可以得到如下结果:
情境:期末考试成绩下降到20多名
自动思维:活着没有意思
情绪体验:抑郁
行为反应:自杀意念和相应准备工作
在这个概念化中,自动思维“活着没有意思”与考试成绩排名之间缺少直接联系,中间还应该存在一些想法,能够使得它们之间联系起来,并且这个思维也缺少与考试成绩名次下降的自动思维内容。
因此,咨询师应当通过询问了解这位学生缺少的自动思维内容,把情境与“活着没有意思”的自动思维联系起来。
后来,经过咨询师的询问,这位学生补充了相应的自动思维内容:名次下降这么多,自己的努力遭遇失败,老师和同学心理会看不起我的,家长对我的成绩也不满意,自己辛辛苦苦就这么一个结果,活着真没有意思,不如死了,自己就解脱了。家长也不会对我感到失望了,我也听不到他们的抱怨和唠叨了。
我们从这里就可以发现,与情境直接相关的自动思维是“名次下降这么多,自己的努力遭遇失败”,然后是“老师和同学心理会看不起我的”和“家长对我的成绩也不满意”。在这里咨询师可以针对这两种自动思维进行干预。
对于第一个自动思维,咨询师可以应用控辩方技术,让这位学生思考“努力遭遇失败”和“努力取得成功”的证据,并让学生看到失败的同时,也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其次讨论老师、同学和家长会怎样看待自己的自动思维。这里可以应用控辩方技术和可能区域技术,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应用发散思维技术,具体使用什么技术视会谈具体情况而定。
通过讨论,这位学生发现:老师和家长并没有看不起自己,同学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学习不会操心别人的学习,自己也能总结经验和改进方法,把失去的名次再夺回来。最后学生重树学习信心,自杀的念头也就消除了。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咨询师识别自动思维的时候,需要找到与情境直接相关的自动思维(这个部分求助者往往会省略而没有报告),还需要厘清自动思维内容之间的逻辑顺序,先处理与情境相关的自动思维,然后再处理排序在后的自动思维。通常情况与情境关系不密切多的自动思维(如上面的“活着没有意思”和“年级轻轻就会死”)就不用讨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