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为一种表述人类感情的文体,它内敛而深沉,轻松而欢快。它将人类的情感,或悲或喜,写于字里行间,让懂它的人能够达到共鸣,找到精神的寄托和灵魂的升华。
诗歌可以很高雅,也可以很普通。它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输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中国的诗词,从唐诗宋词发展到如今的现代诗,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由于诗歌本身的特性,平民百姓很少有人懂它,但这些特性丝毫不影响诗歌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于诗歌我了解甚少,中国古体诗和现代诗都有接触过,但很难懂。我觉得中国现代诗,由于写的人较多,且门槛低,因此中国现代诗中能真正像古体诗般流传盛广的现代诗,少之又少。
对于国外的现代诗,我了解甚少,也很少看他们的诗。但当我翻开《天真的歌》这本书,我就被书里那意境高远的诗歌打动了。
《天真的歌》是余光中先生翻译的作品,这本书是他毕生的心血,在他年老时躺在病床上,他依然惦记着这本书。这本书惊喜的是收录了余光中的手稿,还有其女余幼珊的动情序言。
余光中的诗歌,在中国很少欢迎,我很小的时候就读过他的诗,被他的诗打动,那首叫做《乡愁》的诗,至今都可以背得出来。
余光中的诗歌不仅写的好,他的翻译水平也相当的不错。他毕生热爱诗歌,他的写作风格也受英美诗歌影响甚深,因此对于这些好的诗歌,余光中也希望通过自己的能力,将他们翻译出来。
《天真的歌》这本书,精选了叶芝、狄金森、艾略特等顶级诗人的代表作,余光中对他们的百余首传世经典作品翻译评论。这本书不仅是集余光中毕生翻译之大成之作,更是一本了解英美诗歌、极具珍藏价值的佳作。
好诗人就当一辈子天真,这句话用在这些诗人身上当真是贴切,用在叶芝的身上,我觉得是真的合适。叶芝的诗我是第一次读,但当我翻到那首《当你老了》的诗,我才知道,中国这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当你老了》,就是来自于叶芝。
我与叶芝素不相识,但他的诗让我看了甚是亲切。《当你老了》这首诗,带给我的感动,是我将之读了一遍又一遍,却如那美食越嚼越香。读叶芝这首《在柳园旁边》,从他的诗歌的意境里放佛我也身在那里,灵魂去感受那种静逸和美好,却又充满无知和迷茫。
在柳园旁边和我的情人相见:;
她雪白的纤足穿越过柳园。
她劝我爱情得看淡,如叶生树梢;
但我年轻又 痴心,不听她劝告。
在河边的田里和我的情人并立,
她雪白的手扶在我斜椅的肩际。
她劝我人生要看开,像草生堤堰;
但我年轻又痴心,此刻泪涟涟。
——叶芝《在柳园旁边》
这首诗读来有理想爱情的美好和憧憬 ,也有现实得无奈和伤感,正是映衬了叶芝的爱情。著名诗人叶芝曾经也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怎奈情深缘浅,爱而不得。他追求的爱人,直到他蹉跎半生都未曾得到。直至54岁时,他才有了自己孩子。
叶芝的诗歌,读来让人感触颇深,有种感同深受的感觉。他的诗就如他的人一样,一辈子天真,越老越有活力,越老越有追求。他的一生对于爱情太过理想化,将爱情当成了毕生去追求的东西,最后终究被现实打败,所以他的诗读起来有种哲理和矛盾的感觉。
《天真的歌》这本书里不仅仅有叶芝的诗,还有很多英美的著名诗人的作品,这本书收录的作品当真是让人大开眼界,又觉得过瘾。好诗当是如此,尽管与他们并非一个时代,也并非同一年龄,但他们的诗依然有着与时俱进的诗意感。
我们可以不爱诗歌,可以不谈恋爱,但我们需要生活,也需要去让自己学会释放。如果当你累了,或者心情压抑的时候,读诗歌,不仅可以让我们迅速的摆脱负面情绪,还能提高文学素养,将自己培养的有文化,有诗意。人生那么长,生活那么累,偶尔读一首小诗,哼一首小调,也是一种情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