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辛苦的付岀,怎么可能随随便便就成功。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一天都是24小时。不同的人,经历一天的结果也不同。最终能走出前列,达到成功的,那一定付出了不一般的代价。
有人说,成功就是看你怎么利用八个小时以外的时间了。这话是非常有道理的。有的人8小时外的时间,是休息或娱乐,而成功者却一定是在勤奋爬坡;夜深人静,当很多人在做美梦的时候,成功者却在点灯熬油,为梦想奋斗。成功的人,言行一致,说到做到。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无数成功者回首往事时,都能说出许多非人的痛苦和磨砺。成功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攀登,超越别人,你才能出类拔萃,才能鹤立鸡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我们熟悉的谚语,细细品来,无一不在叙说着,成功绝非偶然。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我们都知道香港富豪李嘉诚是人中之龙,亚洲首富。他真是神人吗?非也。当初他就是一个普通男孩,14岁就死了父亲。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辍学打工,吃尽了苦头,做过各种工作。他牢记父亲教他的一句话,“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他在一个塑料花厂当推销员,20岁时,他成了这个厂的总经理。后来,他辞职单干,自己开了一个塑料花工厂,并率先打开欧美市场,大量生产外销塑料花,挖到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最后他不断学习,积极进取,用心捕捉一次次的商机,成为今天世界举目的商业巨人。
成功之人,并非个个是天才。温州富商蔡良勇,怀着致富的梦想,17岁闯荡巴黎,异国他乡,生存的压力,驱使他频繁创业,而又不断受挫。他甚至几次被人开除,可见他并不是优秀儿,可以说是一个比较笨的人。但是他不怕失败,坚持努力,始终不放弃,最终历练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所以说,天才出于勤奋。
发明家爱迪生,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写了四万页资料,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他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工作时间要长得多。那些发明都是他辛勤的汗水和不眠之夜换来的。上天是公平的,最后他获得了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有人说,我资质有限,成功于我遥不可及,只能羡慕与观望。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个成功之人,也是凡夫俗子,他(她)就在我们当中,这个人也许就是你自己。不要忽视了自己,只要你够努力,够坚持,平常的你一样能成为天之骄子。毅力是成功的敲门砖,付岀了辛劳,就一定能到达理想的高度。
也有人认为,我已人过中年,再去发奋为时己晚。这种想法同样错误。古往今来,多少大器晚成的人,我们并不陌生。刘邦47岁创业,2000多年前的47岁几乎相当于今天67岁。当时的他只是一个县里小小的干部,主任科员,经过一番打拼,最终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刘邦仅用了8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亭长到皇帝的跳跃,可不是一般的牛哦!吴承恩72岁完成《西游记》,成为一代名师。姜太公80岁当丞相,成就了周王朝几百年的统治。你还没有到80岁吧,还说为时已晚吗?
古人尚且如此发奋,我们处在科技发达的今天,处在在太平盛世的年代,就更没有理由退缩。朋友们,不要隔岸观花了,让我们坐上勤奋的大船,启动坚持的马达,挂上理想的风帆,乘风破浪,勇敢地去挑战极限吧!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