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作者: 孤烟暮雨 | 来源:发表于2016-12-25 12:35 被阅读0次

史料有记:“嵇康,逝于钟会之言,喜竹,品高,故称‘竹林七贤’。”

嵇康

我是竹。

我生于大山之中,与世隔绝,不闻它事,静静的生长,幻想着大山外的红尘,孕育着自己内心的世界,平静如水,不为外事所动,静静地随风摇曳。

那仿佛是恍惚之中,一阵哀怨的琴声传来,似有似无,缥缈无影的零声围绕在我的身边,我那一直淡如弱水的内心,被这幽幽琴声所触动,一人从稀疏竹林幽径走出,宽袍广袖,步履如仙,举手投足间,是幽兰般的芬香;席地而坐中,是出尘般的气质。和着潺潺泉水,伴着鸟语花香,他弹奏着他自己的曲子,似水流车,碧青遮天,跟他一样,出尘而不染红尘之息。

他叫嵇康,《广陵散》,他的曲子。

他常常流连于此,却从未注意到的,是有默默的的从林中注视着他,这,或许与他那不顾于世俗之争的单纯有关吧!我不𢤦得他琴之中的忧愁,只是单纯的喜欢看他的琴韵,那种出脱世俗的清洒。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每一次的弹琴奏乐,都令我欣喜一次,我的内心世界,早已被他那鬼斧的琴韵和他那罕见的人格所充满着,他琴弦的每一次振动,都全心投入,令我惊叹。

不知从何日开始,他变得愈发的焦虑,琴韵之中往日的宁静淡雅己退隐不知何去,替代而之的确定心急,听身旁的青鸟说,你收到了山涛的荐官书,一曲未了,他重拍一琴,拂琴而去,步代匆匆,急急而过,仿佛是为了坚定心中那个决心。(是日,嵇书《与山巨源绝交书》)

惊鸿一瞥吕安的哭诉书,他拍案而起,操笔一书于吕巽,宣与吕巽绝交,可他终究还是太单纯了,根本不知官场门路,曾经被他拒于门外、会司马昭所宠信之人钟会求见于司马昭,馋言进言,司马昭下令:判除嵇康、吕安死刑。

远离人世的竹林,当日的我不由得一阵心慌,正当我怀念着他的宁静之曲时,三千太学生的一众请愿所爆发出来的山呼海啸,传到了我的耳中,心悸的波动,让我感到一阵心惊。

嵇康坐于琴前,对着三千大学生说道到:“袁孝尼曾复请学,《广陵散》于今绝矣!”

一片寂静,神秘琴声铺天盖地。

弾毕,嵇康赴死。

二六二年,嵇康三十九岁,逝。

是的,他离去了。

和我们初逢时一样,《广陵散》的旋律,回荡在林中。

我尝试去寻找那曾经记忆之中的琴声,却仿佛因他的离去,成为了一页空白。

我曾喜欢的琴声,他却苦干无心赏识,他的《广陵散》,也因他的离去,成了一首不朽的离歌。

嵇康 嵇康

当后人再度探寻嵇康所坐竹林之地时,却意味发现一根外部完好,内部腐烂的竹子,疑为2000年前魏晋之时。

相关文章

  • 《竹林七贤》读书笔记二

    嵇康... 1 一、嵇康轶事... 1 二、嵇康的诗文... 1 三、嵇康的喜好... 2 四、嵇康与《广陵散》....

  • 嵇康

    向秀:大事不妙了。 嵇康:怎么了? 向秀:吕安被抓了。 嵇康:罪名是什么? 向秀:不孝之罪。 嵇康:……(下) 夫...

  • 嵇康

    嵇康是一个我很喜欢的人物我一直对他的人生和才华感叹不已。 嵇中散他他为人耿直,幼年丧父,励志勤学。后娶...

  • 嵇康

    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

  • 嵇康

    悠游于月下的精邃目光 看到了自己如崖般地屹立 人是天地间的圣物 理应神骏英武 我相信这就是嵇康所表达的 首先从心魂...

  • 嵇康

    ​在一个大城市中,有一个叫嵇康的人。 在当时,他非常非常的有名望。但此刻的他,正被一群官兵带往刑台。他虽然已经被折...

  • 嵇康

    狂者坐幽篁,弄琴和明月。 不与俗者同,其自有所惜。 所惜非名利,所惜为清骨。 众醉其独醒,不与世合污。 长歌复长啸...

  • 嵇康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既然是竹林七贤所以他对司马懿(竹林七贤本来都是曹氏的大臣)十分反感。 他性格十分狂躁,易怒。但...

  • 嵇康

    嵇康224年—263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先说一下嵇康的...

  • 嵇康

    在遥远的魏晋时代有一片竹林,里面生活着竹林七贤,其中一个人叫嵇康。 嵇康是生活于224年—263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嵇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or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