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家书,蕴含佛道儒精华,道尽世间最大福报,助家族兴盛百代

一本家书,蕴含佛道儒精华,道尽世间最大福报,助家族兴盛百代

作者: 指数空间 | 来源:发表于2020-01-06 23:14 被阅读0次

昨天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大概是在肯德基帮助两个小姑娘给前男友打电话的事情。

这条微头条收获了很多的点赞和评论。

点赞自然是对于寒冬中的这丝暖意给予赞美和鼓励,

而最有意思的是评论,居然都在劝我以后不要被骗。

对于大家的反应,我非常理解,因为两个小姑娘找我帮忙时,我下意识里也是想拒绝的,心底也是充满了防范。

之所以答应她们,是因为不想在如此寒冷的冬日,寒了陌生人的心。

她们决定向我求助时,也一定下了很大的决心。

记得以前读《了凡四训》时,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秧

这句话也一直成为我为人处世的准则和标准。

曾国藩:人生必读的第一本智慧之书!

 

一提起家书,大家首先都会想到的是《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以及诸葛亮的《诫子训》,而我独爱袁了凡的《了凡四训》。

这本书篇幅虽短,但蕴含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精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曾国藩评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净空法师说这是影响他一生的经典名作。

《了凡四训》主要通过袁了凡先生自己一生的经历,阐述了“命自我立,福自己求”的思想,通过立命,改过,积善,谦德这四个部分来论证自己的思想。

袁了凡就是通过这四点改变了自己命运。他从小便被大师算出了自己一生。从小时何时考学,何时高中,科举名次,官拜几品,俸禄几石...无一差错。

了凡先生就此认命,再无挣扎。

然而,一次赴任途中,路遇深山。山中有一寺庙,他便在此歇息。

在寺中,他与高僧打坐,三天三夜未曾动摇。高僧直夸他无妄念,是个高人。

了凡先生说:“我一生皆被大师算中,即使想入非非,又有何用呢?”

高僧笑道:“我待汝是豪杰,原来只是凡夫。”

了凡先生向高僧请教,高僧说:“上天只是根据一个人的过往而定了之后的命数。然而,他现在的所作所为不也是为之后的果在种因吗?

了凡先生才恍然大悟,自此,不断积善改过,不仅官运亨通,还改变了大师说他终生无子嗣的定论。

所以,他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作为家训,留给后世,让子嗣后代一样可以积累功德,福泽后代。

我也相信,一生行善之人,必会一生富贵安康。

心怀善念就是最好的风水

 

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位富豪,非常疼爱他的老婆,因为老婆爱吃荔枝,所以他买了块荔枝地,前院盖了别墅用于居住,后院满满的全是荔枝树。

装修的时候,朋友劝他找个风水大师看看吧,帮忙布局一下总是好的。

富豪本来是不信这一套的,但架不住朋友的一再劝说,而且老婆也说可以请来看看,富豪才特意去香港请了个大师过来。

富豪开车从机场载着大师去住处时,一路上总是避让后面超车的人。

大师注意到了这一切说,道:开车很稳当啊。

富豪哈哈一笑道:咱们也不着急,后面的车要超车多半有急事,就让他们先走吧,咱们别耽误了他们。

中途行到了小镇上,富豪刻意放慢了车速。

在过一个路口时,一个小孩嬉皮笑脸的跑了出来,富豪赶紧将车停下,小孩过去后,富豪仍然没有丝毫要动的意思,静静的看着路口。

眨眼间,又有一个小孩冲了出来,追刚才那个小孩去了。

大师十分不解:你怎么知道后面还有个小孩呢?

富豪说:“小孩子一般都是打打闹闹的,光他一个人怎么可能跑的这么开心呢?”

大师深有所悟的点点头,为富豪竖起了大拇指。

到别墅后,富豪刚准备开门,后院突然飞起了几只小鸟,于是,富豪停了下来,对大师表示歉意道:“还麻烦大师再等一会。”

大师表示不解,为什么到了自家门前反而不进去了呢?

富豪笑着说:“刚才后院飞起了几只小鸟,估计是有小孩在偷我们家的荔枝,我们如果这时候进去,他们必然会惊慌,从树上掉下来就不好了。索性等他们摘完我们再进去吧。

大师沉默了一会,说:“你送我回去吧,这房子我不看了。”

富豪非常诧异,大老远都请来了,怎么就不看了呢?

大师钦佩的说:“先生,有您在的地方都是风水宝地,没有看的必要了。”

我们姑且不论这故事的真实性,但道理却很对:心怀善意的人本身就福星高照,吉人天相,自带好风水。

远离垃圾人,避免被殃及鱼池

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而世界大了,什么人也都会遇到,垃圾人更是不在少数,我们必须要远离这种人。

垃圾人定律衍生于大卫·波莱提出的《垃圾车法则》:世界上存在很多负面情绪缠身的人,他们需要找个地方倾倒,有时候被人刚好碰上了,垃圾就往人身上丢。

这种垃圾人很多:

前几日,因为晚自习玩手机,手机被老师没收,索要无果后,该学生竟将一个无辜老师杀死;

前段时间,杨文医生被残忍杀害的事件引起了社会极大的震惊,世上竟有这种凶徒?!

再往前看,重庆乘客因玩手机坐过了站,要求司机停车,因此发生冲突,致使公交车掉入江中,一车人跟着陪葬...

这种人间悲剧数不胜数,触目惊心。

请远离垃圾人,不要被他们的不善余殃影响到我们。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曰:人之初,性本恶。

同为儒家学说代表人物,对于人最初善恶的判定虽不相同。但他们最后的观点是一致的:

人要经过教育、学习,提高自身的素养,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善人!

我之所以非常喜欢《了凡四训》,就是因为袁先生积善成德的思想始终在鞭策着我,让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谨慎规范自己的言行。远离垃圾人,做对社会有益的人,即使在酷寒的严冬,仍可为社会贡献一份温暖的火苗。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话共勉: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以远行;

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相关文章

  • 一本家书,蕴含佛道儒精华,道尽世间最大福报,助家族兴盛百代

    昨天发了一条微头条,内容大概是在肯德基帮助两个小姑娘给前男友打电话的事情。 这条微头条收获了很多的点赞和评论。 点...

  • 第十章《喜施获福》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日:“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

  • 佛、儒、道

    “儒家拿得起、佛家放得下、道家想得开”,三重境界,豁然开朗! 来自古韵国学 所谓道不远人、大道至简,作为中国文化三...

  • 儒 道 佛

    上班和工作是生活的需要,阅读和写作是生命的需要。 上班和工作是践行儒家思想,是为稻粱谋,是入世,是发扬积极进取的精...

  • 福报为什么会漏?财富通道是怎么堵上的?

    人和佛最大的 区别是什么?习性 接收通道和输出通道遍布的习性 损了福报,堵了财道 ...

  • 王阳明心学

    阳明心学的逻辑起点 道统 韩愈 唐→佛教的兴盛 宋朝 深入研究佛道儒 →理学、心学、 永嘉学派 制度 浙东学...

  • 2019-05-13

    【志正书院】 问:"儒、佛、道区别在哪儿?" 答:″一、家庭、家族,单位、团体,国家、民族、天下…...

  • 儒释道三家区别

    佛以安心, 道以谋事, 儒以做人。 佛以安己心, 道以知人心, 儒以顺天心。

  • 挚友宋恒山—尽管死不瞑目,可你还是死了

    儒释佛道生前客, 几多愁绪几多闲。 悲苦苍生风雨过, 世间难遇宋恒山。 ...

  • 老年人,请珍惜你的福报

    老人,请珍惜你的福报 事不可做尽, 势不可依尽,。 言不可道尽, 福不可享尽, 凡事不尽处, 意味偏长.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家书,蕴含佛道儒精华,道尽世间最大福报,助家族兴盛百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pla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