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爱孩子的母亲。这一点,屡试不爽,颠簸不破。
书友陈老师做讲座,其名:《父亲的成长》。
不听则已,一听,心生敬佩,心有戚戚。
陈老师先从自己的原生家庭讲起。他的母亲出手就从未见过生父,他的父亲九岁没了母亲。两个从小没有享受父母之爱的人生活在一起,不懂怎么爱自己爱孩子,加上彼时生活艰难,孩子多,父亲母亲都没有好脾气。他们常常会为生活中的一点小事,磕磕绊绊,大吵大闹,大动干戈。家里的各种日常用品,都可能成为他们攻击对方的武器。每当这时候,幼小的陈老师就会特别害怕,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他不敢大声说话,小心翼翼看着父母的脸色做事。讲到这里,陈老师一声叹息:唉,只要一听他们吵架,就站在门口,恨不得把自己藏起来,感觉周围的每一个邻居、每一个同学都在笑自己。这还不是最严重的。陈老师的父亲喜欢喝两口,每回喝了酒,就会打他的母亲。醉酒后父亲像个疯子,一下一下打母亲,小的时候他只知道害怕,不敢去制止父亲,保护母亲,只有躲在一边哭。后来他考上当地最好的高中,顺利通过高考,毕业后,进入当地的财税部门工作。正当他想好好孝敬父母时,他的父亲却在他工作的第二年离开人世。陈老师说,从那时起,他就在想:家和万事兴;孝亲要早;身为人父,要做称职的父亲。
陈老师讲这一段家史时,每个人都听得全神贯注,不幸的童年没有摧垮他,反而时时提醒他,朝着幸福的那方前行。
接着他的PPT上出现的是他家庭成长变迁的各个阶段的照片:
与妻子的结婚照;
妻子怀孕时陪妻子逛玄武湖的照片;
妻子喂奶时的照片;
妻子带孩子上学时的照片;
孩子考上大学与妻子送孩子报名时的照片;
孩子成家时的全家福;
妻子做奶奶时抱着孙女的照片……
每一张照片记载着这个小家庭成长的足迹,几乎每一张照片的主角都是妻子,或者妻子和孩子。可以这么说,这一张张照片,见证着妻子为这个家庭的每一点付出。每个人的脸上都为之动容:这是一个用心呵护妻子的丈夫,这是一个为孩子计划长远的父亲。
现在,陈老师的孩子也做父亲了。工作上,事业小有所成;生活中,三口小家甜甜蜜蜜。
每一个看到他们幸福之家的人,都会禁不住嘴角上扬,漾起笑意。
英国诗人王尔德写过一首诗:
给妻子:题我的一本诗集
我写不出华丽的序言
作为这些短歌的序曲;
我胆敢在此说出的只是
一个诗人到一首诗。
倘若这些凋落的残花
能有一朵你觉得美丽,
爱就会将它吹送,
安息在你的发丝。
当北风与冬天让一切凝固,
一切变成爱的荒原,
它就会低诉花园的絮语,
你就会恍然大悟。
陈老师在芸芸众生中也许微不足道,却以最好的言行验证了一件事:
对孩子最好的爱,是爱孩子的母亲;
对家庭最好的爱,是尊重自己的伴侣。
2023-4-10
![](https://img.haomeiwen.com/i27357064/3ad067b476bc944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