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得
金融那些事儿

金融那些事儿

作者: 拾起笔尖散落的文字 | 来源:发表于2018-01-06 11:11 被阅读2次

一些金融的基础知识,比如电信诈骗的手段,大家都知道,媒体一直在宣传。我说些原理和逻辑,还有一些年轻人容易掉入的陷阱,以及我们需要注意的事项。

电信诈骗的背景

电信诈骗这件事,发源于一个很偏远的农村,村里都是留守老人和儿童,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老人就是干干农活嘛,起初是没有那么好高骛远的,一直到有天,有个人说不用干活就可以赚大钱,月入几万不是梦。

一开始大家半信半疑,只有几个人决定试一试,他们就买了一些工具,就是每天发短信。那是好多年前,科技还没有那么发达,低成本的诈骗手段就只有发短信,不过,一个月也有几个人会上当。

村里的人一看,还真能赚钱,就纷纷加入了。后来科技发达,你知道,这种歪风邪气就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可是,同一种手段用多了,免疫的人也多了啊,他们就开动脑筋,想了很多其他办法,比如打电话谎称公安局。

这事吧,你也不能去说那些人,因为他们就是为了生存,你知道人为了活下去,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的。而且,缺乏一定的教育基础,他不会有那么强的道德感和自控力。

骗子的想法

我一直很疑惑,为什么那么简单能够分辨出来的事,会有许多人上当?之后明白了,就是因为谎言有很多漏洞,谎言很粗浅,所以才会有许多人上当。

这么说吧,骗子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想要骗到高智商的人,需要付出很多的心思,至少他要自圆其说,不能被看出漏洞。可是成本很高,对人员的要求也很高,当时是达不到的。即便现在,对于多数犯罪团体来说,也是达不到的。

那么,什么样的人最容易受骗呢?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异想天开,以为天上会掉馅饼,自己能一夜暴富;另一类人是急需用钱,慌了神,没办法静下心来细细想一想,就相信了。

所以只要我们时时警醒,凡事多确认几遍,多想一想,不贪心,就能避免很多很多的陷阱。(不用念三遍,但要记在心里)

年轻人可能遇到的情况

朱老师讲了很多老年人容易遇到的事情,我就补充些年轻人容易遇到的案例,是我们常用的聊天工具QQ。现在可能大家都用微信了,不过也有人QQ还保留着。

很多人会突然某天收到一条消息,说是急需用钱,而且还是很好的朋友,有的人就会不假思索地打钱过去,事后才知道那个好朋友QQ被盗了。要知道,QQ一旦被盗,任何关于你的信息都有可能被对方知道,因为有聊天记录啊,他可以看你QQ空间啊,这个被盗的人跟你什么关系,他都清楚。

所以稳妥的做法,就是马上给这个朋友打电话,确认刚才那条信息是不是他发的,具体是什么情况,遇到什么事情了,这笔钱用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可以还给你。记住,真正的好朋友是可以坦然说钱这件事的,这很正常。

有的人关系是不错,可是不愿意说明这笔钱的用途,你就要三思而后行了,因为可能他是瞒着家里偷偷去上网,这笔钱借出去可能就拿不出来了。不过,反过来想,如果他果真是这样一个人,那我花几百元看清一个人的心,还是值得的。当然,最好是不要破财,毕竟也是血汗钱。

有的时候,骗子盗了扣扣,会发一些网上招聘短工的消息,说自己正规平台,签合同的,巴拉巴拉。可是他会用各种理由和借口,要求你提供身份证信息,银行卡信息,包括卡内余额,这时候你就要万分小心了。

网上兼职是有,有的人也确实能够一天几十上百,不过那只是很小一部分人。而且所有承诺的押金都是不会返还的,不会,那些押金是作为奖励给推荐人的,知道内幕的都清楚。

再者,网上进行的任何个人交易,都是没有法律保障的。即便有个合同文本,可是真正放到法庭上,那是没有任何效力的,懂么。法律不承认的。

就算报案,也不一定能立案。你知道立案意味着什么吗?立案就要出动警力,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可能是一个部门几十个人,要不要成本啊。一般被骗两千以下,公安局都是不会立案的,即便超过这个数额,也不一定愿意立案。一方面是成本,另一方面是追回的可能性很低。所以通常警察会建议你算了吧,以后长点心,因为他也不想烦。

如果你真的想做网上兼职的话,我建议:多问问身边的人,只要你开口,总有那么几个人是亲身经历过的,或者身边朋友经历过的,可以告诉你一些情况。之后你再自己做判断,风险就要小很多。

还有一种情况,是电话,不过这个电话很高明,一不小心就会上当。打电话的会说自己是某某公司,因为你一个亲人信用卡刷了不还,所以联系到你,希望你代他还。

他会打感情牌,说反正你们关系那么好,你帮他还了以后,可以问他拿,没关系的。而且欠款数额不大,就几千块钱嘛,完全负担得起。

注意,划重点。

这件事我仔细分析了下,觉得漏洞太多,实在是不能相信啊。第一,他说的某某公司,我听都没听说过。当我问起时,他就说是办信用卡的地方委托他们收款,也就是催债公司。不过,因为本人是在银行工作的,所以我很清楚,信用卡欠了不还,银行是不会找人催收的。

为什么?很简单,要花钱的呀。通常,信用卡办理的时候就会说清楚,下个月还上个月的欠款,有20天左右的免息还款期等等。就算你忘了,可以打电话问啊。我遇到很多人来咨询欠款的事情,有些是几年前欠的,当时几千,滚到现在上万了,家人就觉得这个太不合理了,利息怎么这么高。

这就是信用的重要性,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我们只能跟他讲,信用卡就是这样规定的,只要逾期不还,就会收滞纳金,滞纳金只有几十,不过时间长了,利息滚起来很厉害的。而且每个月都会有信用卡账单,现在有些银行会有两种以上的方式通知到客户,微信公众号或者APP,还有短信提醒。所以偶尔逾期,可能是忘了,但是经常逾期,或者逾期几年,这就是不想还。可能当事人只是没有搞明白信用卡怎么使用,可是作为银行,我们就是这么认定的。

透露一点,还信用卡的时候最好全款还,谨慎使用最低还款额这个功能。为什么?万一要贷款,银行是要看征信的,看你以往的还款记录,如果经常使用最低还款额还款,会影响贷款的办理。

第二,对方声称是我亲人欠款不还,那很简单,你去问他要啊,找我干嘛,关我什么事。这个逻辑很奇怪的,是不是,谁欠你钱,你去找谁。后来我想,难道是因为办卡的时候,直系亲属他留的我的电话?这个是有可能的,不过一般正常的催债还是找本人的。

第三,对方反复强调我们关系好,关系好怎么了,亲兄弟还明算账呢,就是因为关系好,才更加不能容忍他这样的做法啊。他是我亲人,我肯定希望他好对吧,他怎么能欠钱不还呢,这个道理他不懂我来跟他讲啊。反正钱肯定要他自己还的,我不会纵容他的,有能力你就刷信用卡,没有能力就不要过度消费。

就算这次我可以帮他还,那下次呢,下下次呢,他总要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啊。人这一生,路都要自己走的,就算遇到贵人,也只能帮他一程,不可能帮一辈子,包括爸妈。

第四,对方反复强调数额不大,其实这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就算只有几十块钱,我也不会帮他还的。道理一样的,他是成年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每一步都要自己想清楚,做决定,承担责任。总有一天爸妈会离开他,他要学会怎样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这个道理越早明白越好。

知道故事的结尾吗?我问了我那个亲人,他说他根本没有办过信用卡。那么问题来了,个人信息怎么会泄露出去的呢,还这么离谱。他想了想,估计是身份证丢了的缘故,被人冒用了。不管怎么说,凡事多想一想,谨慎一些总是没错的。

你要知道的银行常识

这里要着重解释几点,第一个是很多人对于银行大堂服务人员的误解。

由于此前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导致很多人本意是存钱,后来发现竟然买了保险,对银行大堂工作人员不满,甚至认为那些都是保险公司的人员。其实不是,一开始是有保险公司的人员,借用银行的地方来进行宣传,不过现在没有了,你去银行看到的非柜台人员,就是大堂服务人员。

如果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咨询他们,比如怎么取号,某某业务ATM机可不可以操作,这些问题他们可以解答你。

前几天遇到个事儿,是一位老太太来存钱,ATM机不会操作,她问可不可以帮她操作一下,我们说对不起不可以。她表示她需要帮助,可是这个事情真的不能做,违反规定的。一方面是探头都有记录,要被罚款,另一方面是万一有什么情况,责任担不起啊。

所以你要是遇到违反常理的情况,比如银行里有人很热心地帮你ATM存款什么的,要注意了,可能是骗子。

第二,银行要是打电话给你,一定是办公电话。在我们内部也是这样的,如果有陌生人知道我们手机号,那都是有问题的,是信息泄露,知道吗?一般我们也就知道几个业务相关人员的办公电话,私人电话都是保密的,关系很好才会知道的。

再者,不管银行打电话给你干嘛,反正他肯定不会问你要两样东西,一个是验证码,一个是密码。只有骗子才会特别想知道,因为这两样东西只有你自己知道,除非你告诉别人,不然别人不可能知道的。不知道这两样东西,就没办法挪动资金,懂么。

验证码是发到手机上的,手机号码是办卡的时候本人携带身份证到银行,告知银行的。你的手机会给别人吗?一般不会对不对,所以验证码只有你自己知道,保管好。就算手机要借出去,也要亲自在旁边看着操作,不然不要借,有风险的是你。

密码不多说了。很多人忘了密码,那就重置嘛,最多本人携带身份证到银行柜台办理一下。因为只有知道密码才能动用资金,所以密码是自己想的,也要自己记住。你要是问别人,别人也不会知道的,知道就有鬼了。

拓展一点,如果要借钱给别人的话,借条最好是签字加盖章(手印),因为一个人的指纹是唯一的。他可以把名字写错,但指纹是假冒不了的。最好留下身份证复印件,万一有事,起诉的时候用得到。如果不方便,至少写下身份证号码。另外,金额要用汉字大写,因为阿拉伯数字很容易被修改。

我们不是要害人,只是为了保护自己。


正确看待P2P

很多不法平台携款潜逃,把P2P的名声弄臭了,这里我要为P2P正名。

什么是P2P?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行业出现?其实最初,企业资金方面需要周转,那就得贷款,贷款得找银行,可是银行门槛很高的,大多数人没办法从银行获得资金。

可是市场有这个需求,需求很大,于是就产生了这个行业,为一些资质不够的企业和个人(比如个体工商户)提供贷款。所以这个行业的初衷是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很美好的。

不美好的是个别不法分子,他们本身不正规。举个例子,某某平台,以前也很火的,做生鲜。很多人拼团买水果,最初一年还行,后来就产生了很多问题,发货慢是第一个,第二个是质量差,水果都发霉了,要求退款还总是不能够得到解决。很多人反映的是,当初承诺了很多,比如充多少送多少,或者多久以后可以返现。

我想说的是,任何描绘得很好的蓝图,让人怦然心动的,都要小心。

我们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个事儿。作为一家公司的老板,你要养手底下的员工,他们业绩好还要给奖励,每个月还有固定的租金水电费等,这些成本是没办法降低的。那要赚钱就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更多的人投资进来,投资肯定要有回报啊,可是考虑到成本,考虑到自己要赚的钱,剩下多少给投资人呢,其实是没有多少的。

有谁会把赚来的大多数钱给客户?你这样想一想,不可能的,给几个百分点就已经很好了。

E租宝,其实也就第一批人赚钱,第二批就有点危险了。一开始,都是内部人员告诉自己的亲戚朋友投资的,后来才变成大家都知道。可是赚钱这事吧,等到大家都知道的时候就晚了,就是一开始没人知道的时候才能赚点钱,创业的人懂。

你要知道现在的市场行情。我们存一笔钱,各种宝宝类产品(比较保守的投资类型),年化收益率也就4%-5%,随存随取的。比如我今天存一千,明天就可以取出来,快的话十几分钟到账,慢的话个把小时。这种产品就是赚一个隔天拆借利息,就是你的一千块钱他借给别人,比如利息10%,去掉他赚的钱,剩下5%是给你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存的时间越长,利息越高,这是有道理的。

像保险,也是比较稳健的一种投资方式,他的收益要靠时间才能体现出来,至少十三年以上。现在的理财保险,还没有突破6%的收益。而且保险公司也不能保证保本保息的,虽然保监会有明文规定,说最低要保证2.5%的收益,可是万一有什么事情,对吧。

金融,记住一点,高收益一定伴随着高风险。作为一个理性的投资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能够承受的风险等级,以及资金损失。比如我要做一项投资,20%收益,风险很高,那我就一定要做好钱拿不回来的准备,我可以承受两千的损失,那我就投入两千。

当然,现在要是有人承诺我20%的利息,还跟我说很安全风险低,那他不是骗子,就是不专业的人员。总之,我是不会相信的。

最后说一点,很多人问我怎么辨别一个平台的好坏,最简单的方法是让专业机构去评估,你只要看结果就行。不是打广告,网易没有给我钱,只是我觉得这个方法很方便,我用它查了很多公司——天眼查。评分90分以上,基本上是业内知名,管理规模等都到一定程度了,可以比较放心。80分以上,有一定实力,不过还有上升的空间。80分以下,我是不考虑的。

相关文章

  • 金融那些事儿

    一些金融的基础知识,比如电信诈骗的手段,大家都知道,媒体一直在宣传。我说些原理和逻辑,还有一些年轻人容易掉入的陷阱...

  • 《金融圈那些事儿》目录

    文/瓜尔佳小鑫 简介: 这是一个发生在金融圈里的有关金钱、爱情、职场的故事。里面有名、有利、有温情。金融这个跟“钱...

  • “金融”里的那些事儿

    2019-01-07 折腾了一个多月的“年金保险”,今天很想谈谈“金融”做为2019年的开篇。很多人对金融都是有认...

  • 小微金融服务那些事

    小微金融服务那些事儿 本人是一名银行职员,主做小企业金融服务,通俗点说,就是:放贷款、拉存款、卖理财、顺带整点信用...

  • 《汽车销售那些事儿》目录

    汽车销售那些事儿21汽车销售那些事儿20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9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8汽车销售那些事儿17汽车销售那些事...

  • OKEX金融那些事儿——双花问题

    什么是双花? “双花”,即一笔钱被花了两次或者两次以上,也叫“双重支付”。通俗的理解,“双花攻击”(double ...

  • OKEX金融那些事儿——拜占庭将军问题

    “问题”起源 拜占庭将军问题,是由莱斯利·兰伯特于1982年提出的点对点通信中的基本问题。之所以叫“拜占庭将军问题...

  • Runtime那些事儿(消息机制)

    Runtime那些事儿(消息机制) Runtime那些事儿(消息机制)

  • iOS 截图的那些事儿

    iOS 截图的那些事儿 iOS 截图的那些事儿

  • MVP那些事儿(1) 用场景说话

    目录 MVP那些事儿(1)……用场景说话 MVP那些事儿(2)……MVC架构初探 MVP那些事儿(3)……在And...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那些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yxy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