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家里引发了一场战争,导火线是我,战争开始后我就离开了,且一点不担心。
事情是这样的,晚饭时妈妈又开始碎碎念,我跟妈妈说不要开婆婆的玩笑,她会不高兴的。然后下楼陪孩子玩。妈妈收拾完厨房的活,下楼来开始大声说,“我整天做牛做马你什么都不做,还好意思向儿子说——”其实婆婆基本上听不见妈妈在说啥。孩子是最敏感的,他拉着我说要我陪他去睡觉,于是我抱着他上楼,并对妈妈说,您想说的都一并发泄出来,不要老憋在心里,然后陪孩子走了。其实孩子一点睡意都没有,他听故事,我打坐,一个半小时后孩子睡着了,看外面也没动静了,老人们也都回房间了。我先敲了妈妈的门,知道她没有睡着,于是过去和她聊一下,妈妈看到我眼泪都快流出来了,妈妈说老家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婆婆,我那些同学嫁的婆婆都是什么都干,娘家人地位很高,同学们的妈妈们一个一个都只顾在家看孙子,外孙都不去带的,哪像我婆婆,什么活都不会干还不愿意学,说人都开死了学这些干什么。我安抚妈妈,说妈妈太不容易了,都是我不好, 让她受累了。然后我说,妈妈,您看我同学的妈妈,她们现在身体都不好,有的已经病逝了,还是您干了很多活,可是现在状态最好。婆婆虽然没有干活,可是她每天都得看您的脸色,过得也不舒坦,我要向您学习,不懂的就学,学会了自己能做就不用看别人的脸色。等妈妈平息下来,我又去看先生。先生是最辛苦的,夹在两个妈妈中间,一个是亲妈,先生是孝子,看不得亲妈被欺负,一个是岳母,含辛茹苦帮他把两个孩子养大。我拍拍先生,安慰他,他说他倒是不生我妈的气,我妈确实很辛苦,做了很多事,他都看在眼里的,我说我妈妈做事情不觉得累,她不只要您看在眼里,你需要表达这份感激,把她的辛苦说出来。先生说他说了呀,我说不是一次说了就不再说了,要常说,经常说,让妈妈经常被看到,这是我们俩要共同完成的事情。我问婆婆怎么样,先生说婆婆没有听清楚妈妈在说什么,但是婆婆这类听力不好的人,只要看到别人在说话,就以为在说她的坏话,所以看我妈妈脸色不好,认定在说她的不好了,心里很难受,先生和婆婆说话也太吃力,就写了一段给婆婆。“孩子外婆因为碰到一点事情不开心,就把闷在心里的话说出来了,说她的孩子也没有要婆婆带过,自己管孩子但是从来没有抱怨过她的婆婆,不会的自己学。”他说婆婆看完长舒一口气,我说太好了,这么说婆婆不再记恨奶奶了,先生说不是的,婆婆因为我妈没有说她,所以她就很高兴,后来还是听婆婆在抱怨奶奶对她不好。我摸了摸先生的头说,您太不容易了,在这样的家庭里长大,还这么有正气。然后我第一次和先生说了自己的成长心里路程,我说因为自小就认为父母重男轻女,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读书逃离那个家庭,其实表面上很孝顺,内心对妈妈是很恨的,包括领结婚证,都没有告诉妈妈。当初谈恋爱的时候先生说他爸爸怎么爱他妈妈,每次生日必过,让我很向往,我以为他们家非常和谐融洽,谁知道家里鸡飞狗跳,婆婆到现在还在嫌弃公公没出息,公公都去世了这么多年,我说因为抱着很大的希望和先生结婚,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所以我不喜欢他们家,不喜欢他们的家里人,这也是先生曾经最痛苦的事情。我说特别感恩老师,因为老师这几年学习传统文化,解开了和父母的心结,也不怨恨公婆,所以书院迎新晚会我想去参加,就是想让老师高兴。虽然前段时间抱怨老师抱怨书院比较多,甚至对家里人的情绪也起来了,但是我每次情绪后都在反省,发现是自己的情绪气冲病灶,再自我调理。先生说他这几天就很纳闷,但是不敢问我,发现我好像又回去了,打回原形,我说是的,我还写了一篇文章《又回去了》,但是现在好了,修行就是螺旋式上升,我的反复其实也是必经之路,因为自己内心的脆弱敏感,花了六年修复,我对自己点赞,我很认可现在的自己,也经常抱抱过去的自己,真的是文化救了我,化了我,如果不是学文化,我其实和婆婆是一个类型的人,都是看别人不顺眼,别人对不起自己,太感恩文化了,感恩老师了,否则我们两个儿子又要重复您小时候的遭遇了。对于婆婆,先生说他也没有办法,因为也劝过她放下过去,她根本不听。我说我理解婆婆,她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跟我以前一样,眼里看不到一丝美好。好在婆婆是真心爱自己的三个儿子,那是无条件的爱,所以你们三兄弟都很爱婆婆,这是她的福气。聊了很久,也是第一次这么深聊,至少我的心是敞开的。人真的只能先疗愈自己,才能敞开,才能理解别人。
我的妈妈和婆婆,她们不仅现在是两种人,在养孩子方面,也是不一样。妈妈生我们四十天以后就把我们扔在家里没人照顾,自己出去干活,为家庭的美好生活而努力,从小在睁开眼的时候很难看到妈妈,所以对妈妈,以前内心是不爱的,甚至有些恨意,因为感知不到她对我的爱,只是通过学习才体会到她对我的爱,原来她爱我们的方式就是想让我们过得好一些。婆婆是生了三个孩子,生养孩子期间都不出去干活的,只管带孩子,饭都是公公回来烧,所以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三个孩子还是得到了足够多的母爱,虽然母亲不能干,给他们添了很多麻烦,三个儿子依然很孝顺婆婆。妈妈和婆婆对待孩子的方式,哪一种更好?其实都谈不上,不同的人天生不同的选择。曾经我觉到自己好倒霉,碰到不爱自己的妈妈,嫁到无能的婆家,现在我感到自己好幸运,看到两种极端行为母亲的母爱其实是一样的,当我读懂了妈妈,同时读懂了婆婆,当我接纳了妈妈,同时接纳了婆婆,当我爱上了妈妈,同时爱上了婆婆,我发现自己更会爱自己了,同时自己也能够接纳全世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