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普拉曾说:
“一个人可以清贫、困顿、低微,
但是不可以没有梦想。”
他叫熊庆华,
是一个来自湖北的农民,
放过牛、种过地、养过鱼、
在深圳当过流水线工人,
除此之外,
他还是一个“画痴”。
6岁就开始涂鸦,
28年来他不务正业,
受到了无数的讥讽与嘲笑,
是啊,在大多数人眼里,
农民与画家之间,
隔着一座座多高多大的山呢?
“我天生不喜欢学校这种地方,
每天都是在父母的棍棒威胁下,
哭哭啼啼的去上学,
除了对美术课感兴趣,
其他的功课门门不及格。”
他经常地旷课,
跑到别人家的门口,
偷瞄人家挂在墙上的画,
不知不觉的傻看半天。
他把所有的零花钱攒着,
骑着自行车去市区买画笔,
80多里路,
来回要花上四五个小时。
很多次因为太累,
他发誓不再去了,
可只要手里攒了点钱,
他还是会跨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因为画画的爱好,
他初中就辍学在家,
除了农忙时节,
他都宅在杂物间画画。
他画的画村民们都看不懂,
又因为不事生产,
冷嘲热讽一直围绕着他,
就是个“被爹娘宠坏的孩子”,
父母便把一口鱼塘交给他,
他就在鱼塘边画了三年。
父母担心他变成只会画画的呆子,
赶紧托人介绍姑娘,
盼着他成家收心,
他却把相亲用的钱,
拿去买了画具,
相亲的事自然告吹了。
一年之后,
亲戚给他介绍了一位邻村的姑娘,
父母对他千叮万嘱,
让他千万别说自己爱画画,
要说自己爱干活赚钱,
女孩子才会中意。
一见到这位女孩,
熊庆华就中意了她,
他想邀请女孩去自家的鱼塘走走,
一紧张说成:去我家鱼塘游游吧!
他憋得满脸通红,
却逗笑了女孩。
听说熊庆华喜欢画画,
女孩非要看看他的画,
父母一听心凉了半截,
哪个女孩会看上不务正业的他?
可让人意外的是,
看了熊庆华的画,
女孩却认定了他。
1999年,两人举行了婚礼,
当天晚上,
妻子就对熊庆华说,
你喜欢画画,我不反对,
人一辈子难得有一件的事,
只要咱家日子过得去,
我就支持你画画。
此后夫妻两个下地干活时,
熊庆华都会带上画具,
干完了活,他就坐在地头画,
有时候妻子看他画得专心,
便把地里的活都给包了。
但生活却不止甜蜜,
年近三十的他,
仍然待在破旧的画室里画画,
连自己孩子的学费,
都是父母给的。
有人劝他:
“你是独生子、是顶梁柱,
就是不能光宗耀祖,
也不能拖累父母啊,
没个赚钱的营生,
天天画画像什么样子?”
他开始抵不住生活的压力,
28岁,有个4岁的孩子,
画室里的画作堆了2米高,
口袋里却没几个钱,
他只能放下画纸,出门打工。
他南下深圳,
头一次出远门就被骗了钱,
后来进了五金厂当流水工,
失魂落魄的辗转在广州美院门口。
30岁的时候,
他怀着希望来到大芬村,
却被人家赶了出去,
这里要得不是画家,
而是个听话的临摹工。
他又回到了家中,
回到了干农活和画画交替,
这样两点一线的生活,
在这个一成不变的村子里,
他赤手空拳只为理想,
守望着心中的一片净土。
“我是一个不被认可的失败者,
但拿起画笔,心情就会好,”
村民的嘲讽与不解,
被他关在简陋的画室外。
生活总被执着的人打动,
一位初中同学来看他时,
将他的画拍下来发到了网上,
很快就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电视台对他进行了采访,
收藏家和艺术机构也上门求画,
这个38岁的农民,
终于站在了专业的画廊里。
“人们认为我是个世俗的失败者,
但如今我终于成了一个画家。”
熊庆华与一家艺术机构签了约,
每年保底30万元的收入,
他终于不再囿于物质,
可以安心的画画了。
尽管他被称为中国的“毕加索”,
他依旧不修边幅,
拒绝了外界的诱惑,
继续待在农村画画,
“画画是我穷日子里的游戏,
从没指望过用它换取什么,
但我心里一直记着,
一定要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整理自天涯论坛
来源:东方金典文化(微信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