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雨水充足,每当多雨的时节,各地水患频发,洪水戏虐。然而洪水是怎么来的?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洪水滔天,不过是点滴汇聚而成大势。’大海之量,不过是江河溪流的汇集。
平原湖多可夺海,江上建坝以蓄洪,在河上筑堤以分灌,于溪涧截流以成潭。层层阻之可控一江之水。
洪水形成无非就是雨水太多,而上游土地却无法留住水土。汇集于溪流,其势匆匆,由千百溪流集中在一河之内,其势浩浩,再由数条河流汇集于一江,已成滔天之势。倘若上游土地成网格状,田田以制,则水患除矣。上游的土地成水田一样,土陇纵横,留一缺口。则任凭它风狂雨骤,水土也不能离去,只能留在原地慢慢流去。以千万田水分一江之涝,则水之患止于微末矣,可至永保太平。
单以方法来说,由大到小:湖泊可驻江河,深潭可驻溪流,林木可驻水土。这是大自然的办法。而人工的办法从发电站,到小河坝,再到水闸,再微分到千千万万的溪流土坝。这是从江河溪流溯源的法子,又辅以田网驻水土。再精微的话就可以转入大自然了——植树造林,以植被涵养水土。
此时一个小土坝的功劳抵得上一个三峡大坝。于毫末处,一发之力,可挡千钧。水之利在乎微而能动,集而成势。治之亦得以微处着手,制其小动,分其微势,则可散之于无形。
干旱之地可以田网来驻水土,以植被改地貌。可大可小,小者以久而复之,大者当而断之。干旱之地可以之蓄水,多水之地可以之治涝。任其暴雨连天,何患之有?
再说了,雨水往来天地之间,对于生灵来说这是滋养万物。然而在星球的大道里,可没这个说法。对于地球来说,水在海洋陆地里来回跑,不过是调运泥土用来填海罢了。地球作为在浩瀚宇宙中一个渺小得不起眼的星球,它必须把自身发展成一个均匀的椭圆,而不是像现在一样,留下海洋这么大一个坑。因为只有形成一个均匀的椭圆,它才能更加稳定地存在下去,并且有尽可能大的能力来应对宇宙中来自四面八方的意外伤害。
地壳运动,地震,海啸,台风,暴雨,等等都在为这个目的而发生。准确地说它们是因为地球的不圆满而发生。当有一天,地球把自身都补足了,形成一个均匀的椭圆,那么很多自然现象都会消失。想像一下,那时的地球没有高山洼地,全球都是一片平整的土地,而整个地球的表面都会附上一层薄薄的水膜,就像大气层一样覆盖着地球。
当然对于人类来说这个水膜可一点都不薄。全球大部分都是水,把几大陆地摊平了,连渣都不剩。从本质上说,地球本来就是一个覆盖着水膜的星球,我们的陆地只不过是地球上面突出来的大包,总有一天会消散的。到那时不知人类会不会从重新变回鱼?这样想来,原来地球上,鱼才是正统,陆地生物都是偷跑出来的野孩子。
所以啊,保持水土,不让它们流失才是正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