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8-06

2018-08-06

作者: 冬季_ceb4 | 来源:发表于2018-08-06 03:22 被阅读20次

    这样的标题,不知内情的人,估计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确如此,当我第一次接触祝贺、第一次听说白马村时,也好奇了好长一段时间。好了,还是少绕关子,言归正传吧。

    祝贺,是我市一位著名的本土诗人,现就职于市政协办公室,笔名为青莲老大。我与之相识,还是在两年前太白诗社的年会上。记得年会主持人,在介绍今年获奖诗友时,特意亮大嗓门:下面让我们以热烈掌声祝贺祝贺同志获奖,引得台下笑声一片。中午就餐时分,我们又恰巧一桌,于是互留联系方式,相约开春小城一聚。

    而白马则是清溪镇上的一个行政村,那里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且风景非常优美。可作为本土的我,非常惭愧,从未听说,更没走进过。它完整地进入我的视野,还得感谢与祝贺的再次相见。

    那是春一个明媚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条来自祝贺的短信:我已到你们的地界,并附上笑脸一枚。我纳闷 迟疑,便赶紧拨通对方电话,急切询问他的位置,我好尽地主之谊。哪知他不紧不慢地说道,不着急,我将在你们这里扎根三年哦,我现在的身份是,市里派下来的扶贫队队长,地点就在清溪白马行政村。由于当日下午有会,便约定第二天前去拜望。

    第二天放学后,我按照他发的定位图,立刻驱车前往。不知是长期囿于校园的缘故,还是春天即将来临的原因,极目远眺,一路上风景如画。尤其进入乡村小道,虽弯弯曲曲,但车如蛇游的感觉,再配之以道路两旁高耸合拢的杨树,简直令人心旷神怡。

    车行二十分钟后,靠近山麓处,便能看到了青瓦白墙的村部。走进院落,祝贺已在门前。寒暄,落座,沏茶,开聊,偌大的大厅留下了我们爽朗的笑声。这次相遇让我们更进一步地熟知彼此,原来我和他都毕业于安徽师大,可谓同门弟兄。临近告别时分,我特想感受一下他们扶贫队的住宿环境 。这是一件不大的平房,一床,一椅,一桌,特别简陋。只是那些散落在桌上,床上的书籍倒还显得有些分量。他打趣道,来这里,我终于可以尽情地在自然环境中饱读诗书了。

    随后的日子里,大家忙于工作,便不再谋面。但是我开始关注了一个地方,它的名字便是白马行政村。记得有一次,无意间发现诗刊上有他的新诗——《看山洼里的十个日出日落》,不知怎么的,心头有种酸酸的感觉,感叹扶贫工作的不易,感叹他的积极人生。后来陆续又在新闻上看到关于白马村的一些报道,心里渐渐暖和起来,我知道他的辛勤耕耘,终于开始结果了。

    直到今年过年前夕,我再次约见了他。因为东朗兄弟从北京回来,想拜访一下皖中大鼓传承人时泽雨老先生。说起皖中大鼓,当初在县城里也曾风靡一时,是每次农民进城必享的一道文化大餐。后来,生活节奏加快,伴随着电视等新媒体的介入,它才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作为热衷于文化的祝贺,在进驻白马行政村不久,便发现了这一频临遗失的民间瑰宝。而且他还特地为老人创作一首新的皖中大鼓——《扶贫工作队来咱农家》,唱响了全市。

    也正是那一日,我开始对白马村有了更多的了解。根据“导游”祝贺队长的介绍,时泽雨老人所住的自然村,名叫祠堂洪,村里以洪姓为主。走至村前,洪氏祠堂威严肃穆,属于典型徽派建筑,粉墙黑瓦,高脊飞檐,斗拱廊柱,无不显得华丽典雅。遗憾的是,祠堂似乎很少使用,不由得让人想起杜甫的一首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随后,祝贺提议我们一定要去看一看白马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8-0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a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