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晚,也是个月夜,也是呼呼的刮着春风。白天她还在接送大儿子上放学,晚饭后还去利客来逛了超市。

邻近8点了,大儿子给还在加班的我打来电话:“俺妈妈说她肚子痛。”我急匆匆的回了家,安顿好了大宝,拎上行李箱,开车去了医院。一路上一边打电话给远在老家的父母,一边联系医院办理住院手续事宜。
手续办妥时已是半夜11:00,然而,随之而来的是胎心的不稳定,正常值在140到170的胎心忽然变成了50、60、80……急得几个值夜班的医生不得了。“这样不行啊,长时间下去孩子受不了,实在不行就剖腹产吧。”身边除了我和她,再没别人,电话联系妹妹妹夫,哥哥嫂子们,他们都应声起床,速来救急。

“张主任,怎么样了?”一个急匆匆的身影从手术室里闪出,进了她的待产室。“胎心不稳,刘主任,您快看看怎么办?”“别慌,我看看。”刘主任顾不得今晚已经做过三台手术的劳累,扶着她的身子,调整着胎位。“刘主任,我给你擦擦汗。”“顾不得这些了,谢谢昂。”刘主任应允着。
“正常了,正常了,130,140,150……”旁边的医生高兴地说:“不愧是刘主任,真的是厉害。”此时的她阵痛不断了,依旧意志坚强的支撑着,胎心转危为安让她更加坚定了美好的心愿。“你还能走吧?咱下床去产房吧。”医生鼓励着她。于是,医生们扶着她的手和身子,我提着输液瓶,小跑进了产房,爬上了产床。一下的阵痛,让她在不知中挖破了我的手掌。“你快给孩子拿行李去吧,这里有我们呐。”我跑着出了产房,搭了电梯去车上拿了行李,返回时电梯门打开的瞬间,清脆的啼哭声已从产房经过走廊,进了我的耳朵。“张主任,生了,生了,一个健健康康的大胖儿子。”刘主任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跟我说。
那一夜,妹妹扔下熟睡的孩子来了,哥哥熬了小米粥也来了,父母远在老家烧香烧纸不停的祈祷。“刘主任就是孩子的贵人昂,千万别忘了人家。”事后,母亲经常提起。
那一夜,在家等待的大宝一直没睡,每隔30分钟,就用他的iPad发来一条问候“顺利吗?怎么样了?”“给你生了个弟弟。”第二天一大早我回来给大宝做饭时告诉他。他一愣:“你不是说带妈妈去医院检查一下吗?怎么就生了个弟弟?我太意外了。”放学了,顾不得写作业,顾不得吃饭,接上他径直去了医院,看着襁褓中的弟弟,他爱不释手,“终于有弟弟了。”他畅谈一口气自豪的说。
一年了,今年的今日写这段文字,就是为了心中的那些难以割舍的感情,感谢和感激。愿孩子健康成长,愿好人一生平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