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氏文化
访石 | 灌阳县水车乡大营村《时氏宗族源流》碑

访石 | 灌阳县水车乡大营村《时氏宗族源流》碑

作者: 叶冷随记 | 来源:发表于2020-01-01 13:17 被阅读0次

灌阳县水车乡大营村《时氏宗族源流》碑


联为:恩承北阙,爽挹西山。

广西桂林市灌阳县水车乡大营村,时姓在此有三千余人,此外,桂林全州县有数百人,百色市德保县还有两百多人。时氏同宗,都是元末明初征战来到广西!

《时氏宗族源流》碑
《时氏宗族源流》碑

大营村村公所旁边的一块空地上,有二对夹石。夹石的中间,立了一块石碑。
碑文如下:

宗族源流

大营时氏宗族属陇西郡——孝思堂。始迁祖时应宗,原籍江南庐州府庐江县,明洪武二年(1369年),顺母命代舅汪所儿奉诏戎征西粤,官指挥使。二世祖时贵一、三世祖时清勅授世袭指挥使。四世祖仲纲、仲纪,五世祖奇豪、奇富、奇祯、奇祥、奇能、奇德、奇恩、奇意。时氏原居上乡时官营屯,在三世祖时与刘氏表亲互换营居,迁入大营。

现在的时官营无人姓时,大多姓刘,而大营村,差不多都姓时。灌阳时氏人才辈出,不一一列出。

注释:

1、庐州府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朱元璋改庐州路置,为江淮行中书省治。明洪武后直属南京。治所在合肥县(今安徽合肥市)。辖境相当今安徽合肥、六安、庐江、无为、巢湖及湖北英山等市县间地。清属安徽省。1912年废。

2、庐江县(今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
南朝梁天监末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庐江县西。隋属庐江郡。唐属庐州,景龙二年(708年)治所迁今庐江县。宋属无为军。元属无为州。明属庐州府。民国初属安徽安庆道。1928年直属安徽省。

3、西粤
明程登吉撰《幼学琼林》:

东粤西粤,乃广东广西之域。

古代“越”和“粤”是通假字,指华南百越地区。在先秦古籍中,对于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百粤 。明清近古以来两个字的含义开始有所区别,“越”多用于江浙吴语地区的,“粤”多用于岭南两广,长期作为岭南地区的统称。历史上两广别称“两粤”,广东为“粤东”,广西为“粤西”。直至民国时期,“粤”才逐渐收窄范围被用作广东省的简称。

4、指挥使
《明史·职官五》:

官名。明代京卫各指挥使司皆有指挥使,正三品,掌领卫兵护卫。王府护卫指挥使司也置指挥使。

明朝各外卫、京卫、王府护卫及少数民族地区羁縻卫均置,为各卫长官,正三品,与同知、佥事共掌各卫事。遇征战,率其属所命于主帅。多为世袭,兼有流官。羁縻卫指挥使则由少数民族首领充任。凡袭击、升授、优给、优养,报都指挥使司,达所隶都督府,移兵部。清顺治元年(1644)沿明制置锦衣卫,置此官。二年罢。

部分世系表:
一世 二世 三世 四世 五世 六世 七世 八世 九世 十世 十一世 十二世 十三世 十四世 十五世 十六世 十七世
(开始字辈) (点)
时应宗 时贵一 时清 、时涧 时仲纲、时仲纪 时奇豪、 时奇富、时奇祯、时奇祥、时奇能、时奇德、时奇恩、时奇意 时文英、时文夔、时文觉、时文芳 时序、时京、时言、时高、时育 时敦中、时从中、时衡中 时正晟 时世祈 时之义、时之华 时德翼 时道重、时道焕 时大植、时大樾、时大杭、时大雍、 时大槐、时大梓、时大训、时大桓、时大英 时选士、时士炀、时士任、时士炬、时士炤、时士位、 时士庆 时逢金、时逢湛、时逢伯
时贵二(殇)
注:

1、撰写内容来源于个人收集的文献,属学术探究范畴。
2、版权属于时进军个人,转载需注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访石 | 灌阳县水车乡大营村《时氏宗族源流》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bw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