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期间,大家常聊到相亲、跳槽、求职、买房等等问题,大多数结果是不尽如人意的,我听到的更多的是吐槽。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是一个供给-需求的问题,更深入一点,是局部供给-需求匹配效率的问题,拿相亲来说,在某个村,单身的男女都有一堆,但是双方性格不合适、经济条件不合适、没有眼缘、每天只能相亲几个等等,都是影响局部匹配效率的因素,而从成本角度来说,正常一个人是无法对全量相亲市场进行匹配的,因此供需失衡下的低效率错配,是无尽生活烦恼的根源之一。
供需失衡非常常见,经济学家本身也没有更优的方法将匹配效率最大化,那作为个体来说,如何在局部条件下寻找最优解才是最关键的,认真分析自己、分析市场大盘、分析对手,避免让自己进入无法匹配的困境。
以求职为例,求职市场并不是我觉得怎样就是怎样的,你学的技术再强再好,没有雇主、没有市场需求,你的学再多也是白搭。对于大多数平凡子弟来说,不要一味为了追求自己兴趣去读书,如果自己没有任性的资本,哪怕读了博士,不考虑后续的就业问题,那本身只是知识消费,而非自我投资。所以大家要研究社会经济形势,要去市场上去试错,切勿坐井观天。
对于玩自媒体的人来说,如果目标是实现变现,那么深入理解受众群体的需求至关重要。你需要清楚,你所研究的内容是否有市场需求,这些知识能否真正满足某种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当前,一个核心问题是知识生产的过剩,而需求严重不足。例如,在抖音上,教授各种知识的博主数量远远超过学习的用户,而那些急于变现的套路已经让用户感到厌烦,导致供给与需求的匹配效率极低。
在供需理论下,我们还是要外观大势,内省自身,谋定而后动,尽可能管控好自己的风险,尽快实现更高质量匹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