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韦老师的“向《西游记》取育儿经”这门课程都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自己听录播课和在教室里和老师同学们一起学习又是一种感觉,在直播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同学们的提问,感觉有的问题学习的更加清晰明白。
韦老师从名著中挖掘出亲子教育的九大启示,这九个启示涵盖了亲子教育的方方面面,传授了与孩子一起成长的实用技巧,这门课程非常实用接地气,是每个家庭都需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学习实现个人成长,家庭受益,帮助他人的好课程。
孙悟空是天地造化,自然孕育的一块石头,他充满了大自然的灵性,他的成长对于小孩子的成长和亲子教育有很深的借鉴意义,每个孩子也是自然界的精灵,任何一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杰作,他本来最好的,再加之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通过进化抛弃了不良的东西,留下来的都是最好的。家长首先需要接受“生命向上,人性向善”这一规律,相信生命的力量,相信孩子能够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精神自由,人格完善,有创造力,能克服困难的人。其次要相信,孩子的天性是有独特性的,大自然中每块石头都是不一样的,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他像大自然中成千上万的石头一样,无论是外表,气质,性格,爱好,思想等等都不可能与别人一样,就如世上没有第二个孙悟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赋,都是一颗星星,有自己的闪光点。所以家长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和别人的孩子比较,如果不断去比较,那就是忘记了生命的独特性,在比较中,也会让自己的孩子渐渐失去自我,失去信心。
而我们作为父母或者教师却经常忘记这一点,总以为那些听话的,乖巧的,懂事的,守纪律的,学习好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更愿意去喜欢他们,爱他们。而我们是不是更要有能力和胸怀去接纳、理解和激励那些看起来不走寻常路的所谓的“问题孩子”?让他们去走一条属于他们自己的路,绽放出自己的光芒呢?
我们在面对一个生命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初心,急于去改造他,愿意孩子像自己一样或者愿意让孩子长成自己理想的样子,费孝通先生说过;“父母总在不经意中把孩子当成理想自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如果家长带着这样的思想去塑造孩子的话,那就失去了对生命的尊重。
尹建莉老师说过:
”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关爱的方式,首先应该是尊重,而不是改造。再亲密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者各自独立的基础上,这样才能在习惯的养成上取得进步,在生命与生命之间达成和谐。”
我们常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我们注定要做忙碌的父母。不是只为了孩子忙碌,忙碌孩子的吃喝穿,学习和特长,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忙碌。只有先成为更好的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父母。请相信我们通过学习,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定会成为一个很好的父母,也相信孩子会是一个很好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