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马塞尔 普鲁斯特
这本书是我利用平日上班坐地铁的时间看完的,我也说不出它属于什么题材的文学,但是总之感觉像是和作者一起经历了种种,总的来说我不得不承认真的很有代入感,有些情节和故事让我能够感同身受。作者蔡崇达资深的媒体人,《中国新闻周刊》的执行主编,《皮囊》也是他的第一部作品。在他三十岁生日那天,他在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看到了一个名为“living and dying”这样的一个站台,里面铺满了各种医疗器械和各种药丸,每一列都隶属于最下面标注出的一个个主人公(那里陈列着已逝去人们自认为生命最美好、最痛苦时刻的照片,以及,他最后时刻的面容)。这使得蔡崇达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才意识到发现自己其实并不认识父亲........“我只知道父亲的人生,作为父亲这一角色在我的生活中参与的故事,我没有真正的看见并理解他”.......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蔡崇达感觉异常的难受,他知道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这样去看他的父亲了。同时他也担心,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错过更多的人。这种惶恐,就犹如一种根本的意识,就此植入了作者的内心。当作者从伦敦回来后,他试图开始去构建一篇文章《残疾》,也即是尽可能去寻找父亲、抵达父亲、看见父亲。这算是作者对父亲的挽留、告别,也算是对内心惶恐的交代。由此,这本书便开始开始了........
读完之后学到了我认为我本应该懂得的最为本质的一点,那就是:正如作者所说,理解是对他人最大善举。那么怎么样算是理解呢?....或许就是,当你坐在一个人面前,听他开口说话,看得到各种复杂、精密的境况和命运,如何最终雕刻出这样的性格、思想、做法、长相,这才是理解。而有了这样的眼睛,你才算真正“看见”那个人,也才会发现,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
首先整体的背景:一个福建省的渔业小镇,有着浓厚闽南文化的村落,那里的每个人,不管是阿太、母亲、父亲都有着对鬼神的敬畏和信仰,同时也能清晰的体会到他们的欲望、生活的挣扎与无奈。书中的阿太、父亲、母亲、”那些神明朋友“、张美丽、家乡阿小和香港阿小、文展、厚朴等这些人可以说是路过作者生命中的人们,可能也正是他们的参与,也才构成了作者本身。他也开始重新认识和理解他们,或许也可以说是对路过生命的尊重,也是和时间的抗衡、试图挽留住每一个人唯一可行的努力,最终也是理解作者自己最好的方式。开篇以阿太的一句:“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很利落,也很硬气。还有描述父亲重病残疾、母亲盖房的执着、到最后作者自己挑起家里生活的大梁,始终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坚韧。作者说这本书写的很艰难,感觉像是一个医生,最终把手术刀划向了自己。每一个人物都很鲜明,每一个故事都很让人感慨。
最后,人各有异,这是一种幸运:一个个风格迥异的人,构成了我们所能体会到的丰富的世界。但人的本质上又那么一致,这也是一种幸运:如果有心,便能通过这共通的部分,最终看见彼此,映照出彼此,温暖彼此。同时我也希望,自己可以通过阅读,“看见”自己,“看见”更多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