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是传统的农业强镇,一块土地可以种上好几造的农作物呢。是啊,可能北方同胞一年就种一两造,而我们这儿是阳光雨水充足的亚热带,可以利用天时地利之势,把土地的价值最大化呢。
在这儿,农民会把一半土地用来种水稻,以解决吃饭问题;一半用来种经济果蔬,用来解决养家问题。春天种青瓜、黄瓜、丝瓜、豆角、茄子、苦瓜、玉米、花生、番苗等应季作物,也种反季节的菜芯、萝卜、白菜等,所有的作物都是一田一田地长,非常的规模化。
等收成的时候,会有专门的收购队把卡车开进来统一采购。也有农民自己三更半夜里打着电筒采摘,然后用箩筐或是麻包袋装好,天亮时用摩托车送到收购市场。
收过几荐后,老苗会给割掉,然后种上新一荐的种子。老苗下肥也能继续有收获,但哪及上新种的肥嫩,所以,田里的作物更新换代也快。从春天到秋天,估计可以种上三造果蔬。
等到秋天收割水稻后,这田地又会翻来种梅菜、大芥菜、大白菜、菜心、荷兰豆、辣椒、烟叶、土豆等。
之前种菜的地则要歇歇喽,一直种的话,地会瘦脊,种上的苗将越长越稀。估计地也像人,不能长时间不歇而作,得劳逸结合,才能干得长久。
于是新收割的田将来接力种菜。尽管是凉风习习的深秋,又或是寒风凛冽的冬季,也没关系,在老家的田里,总能看见一片接一片的绿,那是各种傲然生长的果蔬呢。
因为勤于种地挣钱养家,这儿的农民相对于一年才种一两造的人家而言,是要忙碌多了。可是,大家早已习惯了这种代代相传的劳动方式。当然,种菜的技术也因为代代相传而成为了我们基因中的一部分。
一对外面的人说到老家的名字,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对我们的种菜技术表示赞扬。
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批的农民进城务工,尤其年轻一代早早离开了土地前往城里谋生,在他们的身上,已经没有了种菜的基因。
等到父辈老去不能种地之时,不但种菜技术会失传,就连当初被农民视为宝贝的土地,也会被荒废而长满杂草。
将来,成片的望不到边的果蔬将是踪影难觅喽。想想这种情景,不由自主地有点伤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