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小程序上线前我曾经阅读过一些分析文章,自9日上线,这两天的时间里我同样看了很多篇关于微信小程序的判断、讨论及分析文章,但是说句实话,能写到点上的不多。
很多作者普遍存在的一个逻辑性错误是:
把微信小程序片面地放置于目前的各类商业环境中进行分析,既没有把微信小程序放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整体行程中分析,也没有把微信小程序放到未来长远的移动互联网设想中分析,缺乏系统性思考的文章必流于片面。
1、微信小程序的出现是移动互联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就如同网约车一样,为什么不是在2011年出现?因为那个时候移动3G还没出现,网速流量无法支撑;LBS技术还没有投入商业化使用;人们的商业思维还没有升级到相应程度;在这些条件下是不可能出现网约车的。
还有一个很好的例子,2014年的春节,微信红包逆袭支付宝。很多人认为微信利用了春晚的抢红包事件,是设计策划到位,但是在我看来,基于移动社交的微信用户达到8亿,每天在线事件超过5小时的背景下,微信支付功能的火爆是毫无疑问的,支付宝也开始做社交,但是我敢判定的是:在支付领域,支付宝一定做不过微信。
微信团队用一年的时间开发并打磨微信小程序,他的战略地位一定毋庸置疑。
那么微信小程序到底将扮演怎样的历史角色呢?
2、微信小程序的遐想
微信自从问世以来,每一步都走的很扎实,我也相信微信团队设计的小程序功能是在微信公布初期就有的战略布局。张小龙曾说:移动互联网的入口是二维码。
微信实现人人互联的布局后,推出红包以及支付功能,算是建立了线上与线下的桥梁,但是要想真正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充分互动,微信服务号、公众号等功能显然无法实现,小程序将承担起这一重任。
还有一个大家忽略的问题:物联网。
小米、乐视都在围绕家庭场景建立物联网生态系统,微信小程序将以成本低、易开发、轻便的功能实现这一功能。
微信小程序的关键词是“场景”与“服务”,这两个关键词充分说明了小程序未来的发展方向。
所以,“场景”这个关键词的背后一定是万亿级的市场。
微信小程序绝对不会像有些媒体说的那样可有可无,有待观察,我相信微信小程序在两年以内会渗透到各行各业。
当然,微信小程序只是一个工具,工具本身没有价值,如何使用工具才有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