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尊严的代价

尊严的代价

作者: 冰雪声 | 来源:发表于2016-12-31 16:35 被阅读0次

    简评电影《朗读者》

    电影由一段忘年恋开始,这段只持续了一个夏天的恋情却影响了男主角麦克尔的一生,从初次相见的青涩男孩,到英容俊貌的研究生,再到事业有成的律师,短暂的三次相遇与重逢也急剧的改变着两个人的关系。

    整部电影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法庭审判的那场戏,平静之下是残酷的众生相以及汉娜复杂的内心。对于她来说,自己不会读写这件事甚至比自己的纳粹过往还要难以启齿。而站在听审席上的麦克尔只是饱含泪光的看着这一切,万般思绪,万般无奈令他骨鲠在喉,竟不能挺身而出为自己曾经的恋人辩驳。汉娜最终只身抗下主犯的罪名,以终身监禁为代价换得了那微不足道的尊严。但对于她来说,这就已足够。至少她知道,这莹虫般的自尊可以照亮那间囚禁自己下半生的黑暗囚室。

    在狱中她不断地受到麦克尔寄来的录音,一如往昔他为自己朗读的那些诗意。她就凭着这些录音自行学会了读写,但那些寄回给麦克尔的信件却没有得到回复,或许麦克尔在逃避自己那份责任,又或许他只是不知该怎样面对汉娜而已,但无论如何,当两人最后一次见面时,汉娜看到麦克尔那双不愿牵起的手,便明白了一切。最终,在重获自由的前一天,她选择在那些为她赢得自尊的书籍上一跃而下。

    ------------------------------------------------------------------------------------------------------------------------------------------

    浅析《给青年编剧的信》

    一个不爱说话的人突然话多起来无外乎两个原因,一是遇到了高兴的事要么就是遇到了生气的事。作为现役编剧的宋方金先生,在这本书里的文字可谓是愤怒却清醒,对于现实的质疑,对于资本绑架的质问。我们的世界开始快了起来,并且越来越快,我们的肉体乘在这车上,任凭它往前驶去,但却没有一辆车带着我们沉重的灵魂前行,最终到了彼岸,才发现灵魂尚在此岸。

    想起曾经有人问“为什么不能拿艺术赚钱呢?两者又不冲突。”是的,艺术不想与任何形式的存在冲突,但资本却想要绑架艺术作为自己的提款机。可是却有无数的从业者前仆后继的献身于这个绑架犯。有钱的人就是有权势的,一个人有权势说明了他有能力,而有能力的人去干涉没能力的人做的事就是天经地义的,甚至冠冕堂皇的冠上指导的名号,这是什么狗屁逻辑。但就是这样的逻辑却被无数人视为常识,奉为信条,甚至要自己带上项圈,并且把绳子递到人家手里,还没等主子发话就自己先转上三圈开始摇尾巴了。但是在这个时代不想当狗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的,大多数不想当狗的人付出很大的代价才换得能跪着活的权利,而那些成功保住自己尊严的人更是又少之又少。我们的这个世界何时成了动物园?

    想起电影工业刚刚起步的时候,那时的先驱者们就开始探讨作为人这个物种所具有的最深刻的东西,并致力于将它们呈现在荧幕上。经过了百年的发展,我们却把讲一个完整的故事作为高级目标。是否因为没有多少人可以像人一样的活,所以也就不用去探讨了?当我们走进影院,我们打开电视电脑,渴望得到的是放松娱乐,是一剂精神上的麻醉剂,好让我们忘掉尘世的喧嚣,重整旗鼓再去面对汹涌而来的生活。但是呢,滔天的千篇一律的综艺节目,越来越低俗的笑料都可以让我们笑出来。在这里引用尼尔-波兹曼的一句话”可怕的不是我们越来越多的用欢笑代替思考,而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笑,以及为什么不思考。”

    要放弃许多才能在这个模板化,快餐化的行业中打拼出点东西来,甚至更多的可能是成为不为人知的尘埃而散去,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人义无反顾的为了真正的艺术而奋斗。“我去与这荒唐的世道斗争,是为了我的孩子可以不用活在这荒唐的世界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尊严的代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ovv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