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农工商的提法早见于《春秋·谷梁传》及《管子·小匡》,前者云:“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后者云:“士农工商四民者,国之石民也。”那么,在古代,如果重商行的通吗?假如单从经济方面来说,恐怕是行不通的。
观点有四:
part 1 粮食产量不足,此时最大的问题是解决温饱问题
在明末清初未引进玉米,红薯等高产,并可在一定海拔生长的粮食作物以前,中国主要以五谷为食,即“麻、黍、稷、麦、菽”,这些粮食产量低不说,且容错性较差,极易受到天气环境的影响,一旦某年老天爷不赏饭吃,此年就得闹饥荒,再加上中国战乱频繁发生,人口流动性强,人口数量不仅上不去,还经常减少,比如汉代时期的一次人口普查全国范围内有6000万人,三国时期就只有140万户左右,合计700余万人,到了南朝时国内统计又只有500多万人了,到了唐代巅峰时期好不容易提升至过亿水准,到了五代又折腾到下去不少,反反复复使底层民众处于水深火热,颠沛流离之中,恐怕这时候大家都想的是先如何吃饱饭,统治阶级想的是要稳定政权,也得先恢复生产秩序,大多数军队也是闲时务农,战时打仗,比如三国魏军屯,唐代府兵,宋代厢兵等,如果此时强行重商,那大家一起饿肚子吧。
part 2 基础条件太差,不具备发展商业的条件
这里基础条件差主要指2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内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差,中国版图最大的时候是清代,清代以前版图都比较小,且各国林立,战乱频发,各地道路贯通困难,商业的成本除了生产资料成本外,还包括运输成本,以及人力成本,而此时运输成本是最大的成本,比如明代在四川砍一棵金丝楠木需要1两银子,运到北京则需要卖出6000两才能回本,运输成本之高,只有到了元代,打通河运和海运体系,才看到一丝商业帝国的曙光,可惜由于内陆白莲教叛乱以及海盗方国珍的骚乱,切断了陆上交通和海上交通,元帝国又迅速瓦解了,而这足以证明交通的重要性。第二个方面是货币产量不足。商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货币经济的渗透程度,而货币的供应量则决定了商业发展程度。古代货币主要是以金银铜为主要货币,实际进入银本位是元代,在此之前则是铜本位,那么铜的产量则基本决定了货币供应量。那么,铜的产量究竟够不够呢?很不幸,起码宋代以前都很不够,“浸铜法”是宋代才发明的,此时才提高了铜的产量;你说我用纸币行不行?估计也不行,一来汇票和纸币到了唐宋才发明,二来中国人民历来喜欢沉甸甸的东西,对纸币不太买账,甚至对明洪武时期的纸币坚决抵制;那么我不用铜,比如用铁,行不行?也不行,梁武帝就是一个活生生例子,南朝由于货币经济渗透较深,货币产量严重不足,梁武帝就动了歪心思,用铁币代替铜币,结果通货膨胀,经济崩溃,进一步加剧了王朝的灭亡,而北朝此时却过着自然经济的小日子,对南朝表示毫无压力。以上充分说明了,没有货币就不要玩资本嘛。
part 3 国际局势复杂,搞商业提心掉胆
中国历史有一半时间都在打仗,国际局势异常紧张,商业发展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局势才能发展,古代行路时间又比较长,如果领土改变太快,没准你过了过境线刚给a国交了税,你回来的时候已经改朝换代,你又得交一次,作为商人没有安全感不说,成本上也受不了;另外许多临近国家之间经常敌对,对敌国商队要么抢,要么课以重税,例如宋时的西夏,抢占河西走廊以后,宋代的商队只能另寻他路,而唐代对周边国家态度都较为友好,通常都采取羁糜和册封的怀柔手段,即使这样,为了保证丝绸之路的绝对安全,而强行打掉了高昌国(高昌国:我........),只有当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时,对国际形势的依赖才有了些许好转,所以古代多以国家商队的形式进行贸易通商往来。
part 4 缺乏经济调控手段
首先中国古代多是自己给足的自然经济,在唐末才进入财政国家范畴,只要出现一点点由于货币经济渗透带来的经济隐患时,基本就是两眼一摸黑,出的政策对不对基本靠蒙,唐之前完全没有实践经验,之后实践太少,实践的最终结果就是团灭,比如王莽新政,比如梁武帝的货币滥发,明朝晚期的白银中毒,都是血淋淋的教训,其次没有缺乏有效的纪录手段来进行学习和归纳,纸张的普遍利用是宋代才开始的,之前的要么没有,要么太贵,你指望用竹简和丝绢搞清楚经济学原理?那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理论最终还是要联系实际,知识能够传承,科技才是生产力。
到此,我觉得古代先贤还是比较明智的,假如想着商业暴富,估计现在朝代数量会增加好几倍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