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茅

作者: 由豫94 | 来源:发表于2022-06-24 18:37 被阅读0次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白茅

(《本经》中品)

【释名】根名茹根(《本经》)兰根(《本经》)地筋(《别录》。〔时珍曰〕茅叶如矛,故谓之茅。其根牵连,故谓之茹。《易》曰,拔茅连茹,是也。有数种:夏花者为茅,秋花者为菅。二物功用相近,而名谓不同。《诗》云,白华菅兮,白茅束兮,是也。《别录》不分茅菅乃二种,谓茅根一名地菅,一名地筋,而有名未用又出地筋,一名菅根。盖二物之根状皆如筋,可通名地筋,不可并名菅也,正之)

【集解】〔《别录》曰〕茅根生楚地山谷田野,六月采根。〔弘景曰〕此即今白茅菅。诗云,露彼菅茅,是也。其根如渣芹甜美。〔颂曰〕处处有之。春生芽,布地如针,俗谓之茅针,亦可啖,甚益小儿。夏生白花茸茸然,至秋而枯。其根至洁白,六月采之。又有菅,亦茅类也。陆机《草木疏》云:菅似茅而滑无毛,根下五寸中有白粉者,柔韧宜为索,沤之尤善。其未沤者名野菅,入药与茅功等。〔时珍曰〕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本经》所用茅根是也。其根干之,夜视有光,故腐则变为萤火。菅茅只生山上,似白茅而长,入秋抽茎,开花成穗如荻花,结实尖黑,长分许,粘衣刺人。其根短硬如细竹根,无节而微甘,亦可入药,功不及白茅,《尔雅》所谓白华野菅是也。黄茅似菅茅,而茎上开叶,茎下有白粉,根头有黄毛,根亦短而细硬无节,秋深开花重穗如菅,可为索绹,古名黄菅,《别录》所用菅根是也。香茅一名菁茅,一名琼茅,生湖南及江淮间,叶有三脊,其气香芬,可以包藉及缩酒,禹贡所谓荆州苞匦菁茅是也。芭茅丛生,叶大如蒲,长六七尺,有二种,即芒也。见后芒下。

茅根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苏伤虚羸,补中益气,除瘀血血闭寒热,利小便。(《本经》)下五淋,除客热在肠胃,止渴坚筋,妇人崩中。久服利人。(《别录》)主妇人月经不匀,通血脉淋沥。(《大明》)止吐衄诸血,伤寒哕逆,肺热喘急,水肿黄疸,解酒毒。(时珍)

【发明】〔弘景曰〕茅根服食断谷甚良。俗方稀用,惟煎汁疗淋及崩中尔。〔时珍曰〕白茅根甘,能除伏热,利小便,故能止诸血哕逆喘急消渴,治黄疸水肿,乃良物也。世人因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致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

【附方】(旧二,新一十三)山中辟谷(凡辟难无人之境,取白茅根洗净,咀嚼,或石上晒焦捣末,水服方寸匕,可辟谷不饥。《肘后方》)温病冷啘(因热甚饮水,成暴冷啘者。茅根切,枇杷叶拭去毛炙香,各半斤,水四升,煎二升,去滓,稍稍饮之。庞安常《伤寒总病论》)温病热哕(乃伏热在胃,令人胸满则气逆,逆则哕,或大下,胃中虚冷,亦致哕也。茅根切,葛根切,各半斤,水三升,煎一升半。每温饮一盏,哕止即停。同上)反胃上气(食入即吐。茅根、芦根二两,水四升,煮二升,顿服得下,良。《圣济总录》)肺热气喘(生茅根一握,㸖咀,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温服。甚者三服止,名如神汤。《圣惠方》)虚后水肿(因饮水多,小便不利。用白茅根一大把,小豆三升,水三升,煮干、去茅食豆,水随小便下也。《肘后方》)五种黄病(黄疸、谷疸、酒疸、女疸、劳疽也。黄汗者,乃大汗出入水所致,身体微肿,汗出如黄檗汁。用生茅根一把,细切,以猪肉一斤,合作羹食。《肘后》)解中酒毒(恐烂五脏。茅根汁,饮一升。《千金方》)小便热淋(白茅根四升,水一斗五升,煮取五升,适冷暖饮之。日三服。《肘后方》)小便出血(茅根煎汤,频饮为佳。《谈野翁方》)劳伤溺血(茅根、干姜等分,入蜜一匙,水二钟,煎一钟,日一服)鼻衄不止(茅根为末,米泔水服二钱。《圣惠方》)吐血不止(《千金翼》用白茅根一握,水煎服之。《妇人良方》用根洗捣汁,日饮一合)竹木入肉(白茅根烧末,猪指和涂之。风入成肿者,亦良。《肘后方》)

茅针

(即初生苗也。《拾遗》)

【气味】甘,平,无毒。(〔《大明》曰〕凉)

【主治】下水。(《别录》)治消渴,能破血。(甄权)通小肠,治鼻衄及暴下血,水煮服之。恶疮痈肿、软疖未溃者,以酒煮服,一针一孔,二针二孔。生挼,傅金疮止血。(藏器)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煎饮,止吐血衄血,并塞鼻。又傅灸疮不合。罯刀箭金疮,止血并痛。(《大明》)


清·汪昂《本草备要》 

白茅根

白茅根(泻火,补中,止血,止哕。)

甘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阳明(脾、胃)。补中益气,除伏热,消瘀血,利小便,解酒毒。

治吐衄诸血,(心肝火旺,逼血上行,则吐血;肺火盛,则衄血。茅根甘和血,寒凉血,引火下降,故治之。扑损瘀血,捣汁服,名茅花汤。亦治鼻衄,产淋。)血闭寒热,(血瘀则闭,闭则寒热作矣。)淋沥崩中,(血热则崩。)伤寒哕逆,(即呃逆。《说文》曰:哕,气牾也。东垣作干呕之甚者,未是。)肺热喘急,内热烦渴,黄疸水肿。(清火行水。时珍曰:良药也。世人以微而忽之,惟事苦寒之剂,伤冲和之气,乌足知此哉!)

茅针:溃痈疖。(酒煮服,一针溃一孔,二针溃二孔。)


清·凌奂《本草害利》 

白茅根

〔害〕吐血因于虚寒者,非其所宜。因寒发哕,中寒呕吐湿痰,停饮发热,并不宜服。

〔利〕甘寒,入心、脾、胃、小肠四经,凉金定喘,平血逆,清血瘀,利水湿,疗淋沥崩中。

茅花止血,茅针溃痈,一针溃一孔。能泻火消瘀,凉血止哕。

〔修治〕三月采针,四月采花,六月掘根,去毛用。

相关文章

  • 白茅

    漫步溪岸,只要你用心留意脚下,你就会发现许多奇花异草。比如那一枝枝好像棉絮的白茅。 它们生命力顽强...

  • 白茅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白茅是带给北方农村孩子诸多快乐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茅一节一节的根状茎,俗称茅根,白白的,甜...

  • 白茅

    漫步溪岸,只要你用心留意脚下,你就会发现许多奇花异草。比如那一枝枝好像棉絮的白茅。 它们生命力顽...

  • 白茅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白茅 (《本经》中品) 【释名】根名茹根(《本经》)兰根(《本经》)地筋(《别录》。〔时珍...

  • 1春天流鼻血饮白茅根茶。

    春天流鼻血饮白茅根茶。 用新鲜的白茅根或者是干燥的白茅根,煮水以后喝。白茅根有非常好的凉血止血的效果。实火比较大或...

  • 白茅无瑕

    这个时节是白茅即将凋谢的前夕,在五月份盛开时整个草地一片白花花,它没有芦苇来的高大,也没有狼尾草的层次色泽,就是单...

  • 白茅根的错误

    走向路边,走向田间,白茅草成片。 白茅草,牛羊都不太喜欢吃的草。可是,我们小时候却喜欢吃它的根。据说,白茅草的全身...

  • 2019-08-28

    白茅根 禾本科属白茅根, 甘寒心肺胃膀胱。 凉血止血兼清热, 生津利尿通淋良。 参苓地黄白茅根, 牛角赤芍牡丹皮。...

  • 【手工】爷爷奶奶用杂草制作扫帚,轻巧耐用

    白茅草,又称完美杂草,白茅草有锯齿状的叶子和粒状结构,被点燃时燃烧非常剧烈。白茅草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恶毒的10种杂草...

  • 诗经植物之十

    (一)白茅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林有朴樕,野有死鹿。白茅纯束,有女如玉。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白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zqm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