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接把所要说的人或事物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关系的另一种事物的名称来称呼它,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也叫“换名”。
(12)刘勋苍为了多获点“战利品”,多捉个舌头,所以一面带着这个人往馒头石跟前走,一面逼问他:“再说一遍,那个栾警尉到底从哪里来?”(曲波《林海雪原》)【人会说话主要凭借舌头。在这里战士用“舌头”代替能说出敌情的俘虏,十分形象生动,避免了语言的呆板浅露,突出了事物(俘虏)的特点(作用)。】
(13)是故明乎为君之职分,则唐虞之世,人人能让,许由务光非绝尘世;不明为君之职分,则市井之间,人人可欲,许由务光所以旷后世而不闻也。(黄宗羲《原君》)【“许由务光”代不愿居君位的人。传说尧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逃隐山中。汤把天下让给务光,务光拒绝,投水自杀。这是特定代一般的借代形式。】
(14)困难,这是一种愚蠢而又懦怯的东西,它惯于对着惊恐的眼睛卖弄它的威力,而只要听见刚健的脚步声,就像老鼠似地悄悄向后缩去,它从来不能战胜人们的英雄的意志。(《郭小川诗选》)【“惊恐的眼睛”代弱者;“刚健的脚步声”代强者。活脱地画出了两类人的形貌和神态。加之拟人手法的运用,大大地增加了语言的形象性和哲理性。】
(15)谜语:添个小数点,加减乘除全。谜底:坟。【以“小数点”来代笔画的“点”;以“十”代“加”;以笔画的“横”代减;以交叉的撇捺代乘,按汉字笔画和偏旁部位组合即为谜底“坟”字。谜语作者以汉字笔画作为借代的依据,联想十分巧妙。】
(16)他为大,下边还有弟弟妹妹一大摊;娘死得早,他得操持这个家。“造反”、“夺权”刚刚过去,太白镇上人们都在忙自己的营生。他不知道自己该忙些什么。他跑到内蒙去了。(焦祖光《病房》)【用“造反”和“夺权”指代“动乱的时代”,鲜明地勾勒出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和特征,避免了平铺直叙,将抽象事物变得具体生动。】
(17)那地方叫平桥村,……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鲁迅《社戏》)【“秩秩斯干,幽幽南山”是《诗经》里的两句诗,这里代替了“枯燥无味的古书”并且是完全不理解其意义的古书。这样借代使语言充满了童稚之气,似乎给“我”逃避读书提供了充分的理由、根据。】
(18)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成万的“诸葛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诸葛亮”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千百年来,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和崇敬的聪明和才智的化身。这里以特定代一般,指代当今社会具有聪明才智的人,将说理性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19)我们不知道,多少张志新那时含恨倒地,我们不知道,又有多少人踏着尸体高升。(梁南《题在花圈上的诗》)【张志新,一个为了坚持真理被残酷杀害的英勇战士。诗人用以指代,因为敢于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被迫害致死的千千万万的志士。通过高尚者与卑劣者的对比,诗人无情地鞭挞了丑类,把沉痛而诚挚的悼念献给了死难的烈士。】
(20)有的人是嘴巴和手脚相脱离,说的一套,做的又是一套;有的人养尊处优,心里根本没有群众;有的人老虎屁股摸不得,只讲自己“过五关,斩六将”,不讲自己“走麦城”,吹吹拍拍,假话连篇。(罗瑞卿《党的三大作风楷模——回忆周总理》)【嘴巴和手脚是人体器官,用以代人的“言”与“行”,这是具体与抽象的对代。“过五关,斩六将”是关羽成功的业绩,“走麦城”是关羽的失败经历,这里分别代一般人的成功与失败,属于特定与一般的对代。这种借代形式,借古喻今,融历史故事的叙述和深刻的说理于一体,增加了语言表达的深度与广度,吸引人的注意力。】
(21)一阵拥挤,潘先生如在梦里似的,出了收票处的隘口,他仿佛急流里的一滴水滴,没有回旋转侧的余地,只有顺着大众的势,脚不点地地走。一会已经出了车站的铁栅栏,跨过了电车轨道,来到水门汀的旁路上。慌忙地回转身来,只见数不清的给电灯光耀得发白的面孔以及数不清的提箱与包裹,一齐向自己这边涌来。忽然觉得长衫后幅上的小手没有了,不知什么时候放的;心头怅惘到不可言说,只是无意识地乱转。(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发白的面孔”和“提箱与包裹”代的是逃难的人群。作者借潘先生的幻觉揭示出战乱破坏了人民的和平生活,给人们心理造成的深刻影响。】
(22)薛家新制巧;蔡氏旧名高。(造纸厂对联)【薛,指唐代女诗人薛涛,曾制出精美的薛涛笺;蔡,为蔡伦,纸的发明者。联中以此二人替代造纸技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