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情缘》作为一部主打复古的年代励志剧,首次将主人公放置在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民国上海。沈其南的营造师和傅函君的建筑从业人员身份,又让剧情脱离了简单的煽情,避免了惯常的爱情奇观套路。剧集所援引的历史史实,让观众闪回到了近代中国开始出现行业分工的现代性话题。不仅在剧情上生动还原出变革时代理想青年的坚守,而且在美术设计和视听呈现上,也有长足的进步。借助于民国上海的巴洛克、哥特、石库门建筑群,剧集视觉观赏性有了极大的提高,确实为近期电视剧题材的一个突破和创新。
《筑梦情缘》的故事发生在租界林立的上海。作为最早的通商口岸,上海的城市空间在西方建筑上和本土手工业者的建设下,成为近代中国多元建筑风格和形式的博物馆。如果回顾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上,承担房屋设计和建造工作的是被称为“匠人”或“梓人”的民间营造手工业者,技艺传承主要通过“师徒相授”的方式进行。传统营建体系和传授模式延续了上千年的时间,基本上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正如孙中山所说:“夫人类能造屋宇以安居,不知几何时代,而后始有建筑之学。中国则至今未有其学,故中国之屋宇多不本于建筑学以造成,是行而不知者也。”
随着西方传教士和商人来到中国,西方建筑样式和建造方法逐渐被引入国内,中国传统营造业工匠直接参与了最初的西式建筑的建造。中国早期的西式建筑,大多由西方业主自己设计绘图,为了便于就地取材以及采用中国传统建筑技术而由中国工匠进行建造。随着通商口岸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扩大,西方人对于建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最初简单模仿的西式建筑已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近代新型的建筑营造机构开始进入中国,为大量涌入的西方人建筑更为纯正的西式建筑。西方新型专业建筑营造机构的进入,逐渐引发了中国建筑行业体系的近代转型。
从1880年,上海川沙籍建筑工匠杨斯盛开设了上海近代建筑史上第一家中国人的营造厂——杨瑞泰营造厂,到了20世纪20、30年代,中国营造厂已逐渐取代外国建筑公司的主导地位。据统计,1928年在公司名录中登记的105家公司中,有74家为中国公司(占70.5%),31家外国公司(占29.5%),并且这一比例还在不断加大。以20、30年代上海崛起的33幢10层以上高层建筑为例,主体结构承建者是清一色的中国营造厂。1931年2月,由上海营造界一批年轻人发起成立了“上海市建筑协会”,“以提倡职工教育,革进匠工心灵,为本会惟一之急务”。在上海传统工匠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传统建筑观念发生了转变,行规从内向型转变为外向型,由此建筑界开启了中西学说兼收并蓄的发展时期。
剧集《筑梦情缘》的故事就是以此为背景,讲述了代表中国传统建筑观念的沈其南、傅函君以及留洋派建筑师杜少乾,如何用不同的建筑理念改造居住空间。沈其南、傅函君所代表的东方建筑理念,其背后是“鲁班精神”,而杜少乾深受西方建筑学的影响,科学和艺术的平衡则是他追求的目标。两方在建筑观念上的差异和融合,也成为该剧的一大亮点。
当然,改造内忧外患的民国是所有有志青年的目标,刻意强调中西文化的差异在民族独立和改善民生的时代背景下,就显得不合时宜了。所以我们的主人公沈其南和傅函君,将勇敢承担起社会责任,在动乱的上海,用图纸、画笔、建筑材料来追求梦想,“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