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在我国魏晋时期,由于人物品评的需要,士人开始重视人物外在的相貌。三国曹魏时期刘邵的《人物志》对人的外貌和性格命运之间的关系的分析最为丰富,这就导致当时的士人在交际时对他人的外貌特别关注。同时,由于这种关注,逐渐催生了士人对相貌美的外在要求。因此《三国志》、《晋书》等史书中出现了对人物相貌的描写,如诸葛亮“身高八尺,容貌甚伟”,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演义》在写法上应该受到《三国志》的影响,也特别注重人物相貌。其中一个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情节就是刘备对待庞统。小说中描写“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但是刘备得到庞统之后,见其相貌丑陋,只是给了一个耒阳县宰之职,而对于颜值甚高的诸葛亮则是委以重任。此种观念影响了后世人们对人的评判——都从相貌开始。唐僧师徒在黄风岭前的一户人家借宿时,就因相貌引发一段论辩。
山下人家的那老者扯住三藏道:“师父,你到不言语,你那个徒弟,那般拐子脸,别颏腮,雷公嘴,红眼睛的一个痨病魔鬼”。(悟空丑陋,但到底还是人。)
孙悟空听见老者对自己是这样的看法时说:“你这老儿,忒也没脸色!似那俊刮些儿的,叫做中看不中吃,想我老孙,虽小,颇结实,皮裹一团筋里。”
又老者看见猪八戒的嘴脸时,就唬得一步一跌,往屋里跑,只叫,“关门!关门!妖怪来了!”(八戒则是妖怪,可见其有多丑!)悟空给他解释到,不要害怕,那是他师弟。老者才战战兢兢的道:“好!一个丑似一个的和尚!”八戒上前道:“老官儿,你若以相貌取人,干净差了。我们丑自丑,却都有用。”
老者以貌取人,但他不知道,悟空和八戒都是好手段。
所以,后世一面非常注重人的相貌,一又告诫“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金刚经》里讲“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