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乐乐再次上演了一次看到别人有什么自己也想要的“年度大戏”:)。
乐乐看到有个小弟弟拿着气球,乐乐说我也要气球,我自己去买。
我共情说:哦,你看到弟弟有个气球,你也想要个气球,但是没有气球窝。
乐乐激动起来了,一直说要买要买,我自己去买。
我很无语,他一路说着,我继续共情:哦,妈妈知道你想要个气球,如果现在有个气球就好啦。你想想有什么可以代替个气球的?乐乐继续说要买。
我说:我们去摘个树叶当气球好吗?他竟然愉快地同意了,于是我们一起去寻找合适的树叶。
最后我摘了一个给他,他一直想象那块树叶就是气球,要把他放上天空上,跳起来抛上去,玩的不亦乐乎。
认同孩子感受(共情) 认同孩子感受(共情)我共情了两次,第一次说的不是孩子的愿望,显然孩子越来越激动。
第二次说的是孩子的愿望,孩子觉得妈妈理解我了,情绪会开始转变,开始会接纳其他想法。
但有的时候即使正确共情了,孩子还是会越来越激动,那是因为你说中了孩子的痛点,孩子原本的情绪被说出来了,被理解了,但孩子还是需要点时间来平复。
这个时候陪着孩子,抱抱孩子就好了,妈妈的陪伴相信孩子很快可以平复下来,然后用游戏力,想象力,让孩子有路可走。
虽然我不是每次共情都能马上令乐乐平静下来,但是每一次我都有些经验了,我就能更加理解孩子,接纳孩子的感受。
我以前也会疑惑,接纳了他的感受不就是认同了他的行为吗?那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啊?其实并不是那样,接纳孩子的感受,并不代表接纳孩子的行为,我爱你,我认同你的感受,因为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但行为不可以。
共情是连接的工具不是纠正工具,是我们发自内心理解孩子,发自内心的共情跟假共情,孩子分得可清楚了。效果大大不一样,不信,试试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