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分析

作者: 念念慈慧 | 来源:发表于2018-11-20 16:00 被阅读0次

    一 试题分析

    本次试卷主要考查第一章第二章的内容。其实通知考试范围的时候是说考到52页,但是试题已经考到了60页,出题人自己没有仔细想过,超一点点范围是无所谓的,但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会斤斤计较,大叫:超范围了。

    试题共分两大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20题共40分,非选择题共三题60分,题量不大,总共是四页纸,但分值较高,题型多为综合考查学生图文互相转化的能力和识图能力,难度并不算大。

    二 试卷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20题40分,考查学生知识如下:

    识记类,就是对课文的基本知识识记。1.2.3.9.11.16题为识记类的题。如,第1题和第2题,我国跨经纬度以及领土四个端点,还有南北相距是多少,图中给了经纬度,学生只需要计算(两个数相减)一下就可以确定答案,我们领土的四个端点,学生已经识图背诵过。但从试卷讲评来看,还有一些学生不会计算,有的学生说没有看懂题。(这让老师疑惑,减法还不会?)

    9题.为人口分布特点,11题.长江黄河的特点,从长度水量,含沙量,流域面积考察对比。16题,民族分布特点,这些知识点都比较简单,上课听一听,稍微用心记一下就应该掌握住了。

    识图类。4.6.7.10.14.15.17.18.19,这些题都是把知识点综合起来揉进一个地图中,让学生来分析解答,都有难度。

    比如,4题,回归线穿过的省份(台粤桂滇),并不是凭脑袋里的图,题给了图,只是没有名称。若能记住每个省的相对位置,就可以轻松答题,之前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我们拼过图,我们填图画图,练习不少,学生如果用心,这题不难。

    6.7题.把寒潮、台风、梅雨、沙尘暴揉在一起,结合雨带的推移来出题,学生不能综合分析,这是一个有相当难度的题目。而在平时的时候,我们除了上课讲我们在复习的时候演示过,演示过,不止一遍两遍,只可惜学生脑袋里已经没有了“思考”这个概念。

    10题,出了四个省的轮廓图,学生要能识别出每个省的名称,还要能识别出每个省在全国地图的相对位置。同时还要明白,处在西部的青海省才是地广人稀这样的人口特点,如果不能做到脑中有图,这个题答不出来

    15题,两个河流的流量图分析。其实是极为简单的,但是学生不能把课文中的文字转化成这样的流量折线图,所以很多学生会糊涂,不知道从何下手。而这种题我们在之前复习的时候讲过,而且敲过重点。

    17题,陕西和江苏的轮廓图,同时图中有气温曲线。这个题有很大的难度。第一层,学生要知道它们的轮廓属于哪个省;第二层,学生要知道两个省在全国地图的相对位置;第三层,学生应该确定他们的海拔高度,也就是说应该能找到它们分别在中国地形的哪一阶梯;第四层 降水量的多少以及气候类型。这五层知识点只要有一层出了问题,这题就答不出来了。

    18.19题,四大盆地转化成剖面图,对于学生来说又是一个难点,首先它们在全国地区的相对位置,学生都不一定能记得住,周围的山,也难一下子判断出高低,所以这个题有点古怪。

    图文转化类。就是把文字的知识点转化成图形,比如说第6.8.12题都是对学生灵活处理能力的一种考验,而这种灵活变化的题目。这种灵活变化的题和综合题,是不适合我们的极大一部分学生的。因为我们的学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不思考。

    第二大题,非选择题,三题,共60分。21题,围绕东北三省周围的邻国还有边缘海、山,出题。题不难。学生只要读过图,就可以答出。

    22题,黄河和长江区间的山脉、河流、平原,考察的知识点就是太行山、秦岭、巫山,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把这些地理事物一一的落实在地图上,没有什么难度。平时,我们黑板上版图画了无数次,学生填图、画图、描图,学生还不会,教师真的是无语了。这也说明,不带上“心❤”学习,都是假学习

    23题,第一个图:冬、夏季风影响范围图,考察季风的名称,东南季风,西南季风,西北季风,图中给的有风向箭头,学生稍微的想一想就应该知道。第二个图:甲乙丙丁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前面我们模拟考试时,刚刚考过,讲过,应该不难,然而学生觉得难。

    三、从成绩结果分析

    从成绩上看,学生考的不好,很不好,八一班只有21名学生及格,两名优秀;八二班和八三班我还没有看到具体的成绩,但从评讲试卷学生反应来看,八二班,学生反应比较好,整体上应该考得相对较好吧。

    很多学生分数在30-60之间。孩子们对待分数有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被成绩打垮,是好事,但到了无所谓好坏的态度,成了四皮脸,就不能说是好事了。有学生说:及格就不错了;还有学生说:我从来都没有及格过,这次不及格就很正常了;还有的学生说:我原来一直不及格,现在能吃到60分,已经很不错了。

    反思我的教学,问题出在:讲的比较多,练习较少;讲的趣味性、人文性多,让学生死记硬背的少。很多时候是在一个大的框架下多层次多角度传递给学生一些地理知识和一种民族情感,让学生理解中华民族的伟大。比如,中国的地理位置,受海陆位置影响,我们才有“雨热同期”的优势,才有了长江中下游的山青水秀、鱼米之乡,才有了这么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历史,从而希望学生爱上我们的这个国家,爱上这片神奇的土地,对这片土地有种敬畏之心……每一次学生都听的有趣,可让他们真枪实刀的做、练、背,他们就不干了,检查督促比较少。另一个,学生整体图形识记住了,比如中国政区图,中国地形图,也许会了。但是出题人偏偏出了局部图,学生就懵圈了。而这种图,几乎覆盖了整个地理试卷。说明,我们平时分区地理练习太少。

    学生层面上,受社会诸多因素影响,现在的学生贪玩的多,认真读书的少;上课油嘴滑舌的多,正儿八经用心学习的少;闲扯的玩手机的多,真心钻研的少。能够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听,仔仔细细的读,专心致志的写的人,真的不多了。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学生的态度问题。我曾经对学生说过,你若想学,我可以帮你拿到90分以上,但你不想学,心里压根就没有想学会的欲望,老师真的是无能为力。犹如一架机器,没有内在动力,外部再忙乎张,也启动不了。现在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几乎人人都物质了,学生也一样,这让我想到了一棵树,看着外面好好的,但中心若是空的,我们无论如何是“养不活”这棵树的(竹子例外  哈哈),要养,得养“心”。

    然而,在这样一种比较浮躁的环境下,还是有些学生很“与众不同”。他们听课听得有趣,喜欢上这个课程,又专注,能够跟着老师的节奏听、读、看、练,自觉性比较高,就会脱颖而出!这样的孩子实在是宝贝级的。这样的孩子成绩突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而那种不受干扰的孩子,太凤毛麟角了。如八三班的付家喜,八二班的丁文迪,八一班的李东……

    现在,应试教育被各种批判的时候,我们还是得走这条路。应试也是一种能力,我们不能放弃。只是,内心里评价孩子的标准应该学着多重性,不能总以“分数论英雄”。比如,八三班的赵怡同学,若我们拿成绩来说事的话,他应该算是一个后进生,但其实,他的脑袋里有丰富的知识,文学,地理,历史,生物等等,只是考试成绩出不来而已。同时,他懂事理,懂感恩(偶尔犟劲也是有的),若评价标准多一个,他难道不是一个优秀的孩子?这样的孩子还有很多……当我看到了这一点,在心里,孩子们就多了很多可爱的点。

    另外,作为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学,理解学生学习,会发现学生学习有诸多的困难,社会因素,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我们要做的努力是多角度的,任重道远!仅仅学生个人而言,不管老师如何的强调,如何的让学生把这个图印在脑袋中,可是学生依然做不到。如果脑袋中没有图的话,这个孩子想学地理就是非常难的了。这就涉及到了脑海画面的丰富度。真的有人是学不好某些课程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八年级期中地理试卷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adx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