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向不熟悉的人解释一个新名词,介绍一项新事物时。对方总是很难get到你的点。
哪怕你情绪激昂的解释半天,一问到,懂了么?对方总是在似是而非的点头。
你明白,他还是不懂。
可能,你会倍感抓狂,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就听不懂呢。
以至于后来,当年迈父母不懂app,不会健康码,用不好网络支付时,你总想不耐烦的说,哎,说了你也不懂。
其实真的是人家听不懂么?
不,是你的表达存在问题。
当人过多沉浸在自己的思维认知中,没有抽离出事物本质时,很难有逻辑地将新事物解释清楚。
在《麦肯锡叫我的写作武器》一书中,对于如何清晰表达新定义,给出了一个全新的答案。
书中强调,我们表达的内容一般分为三类。
分别是,记述信息、评价信息和规范信息。它们分别对应代表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我们谈新事物时,一般是告诉对方,这个东西是什么就好。
但很多时候,对于新事物的认知,我们需要知其然(是什么),又要知其所以然(为什么,有啥用),最后做到知行合一(我怎么用)。
这就要求我们在表达时,把记述、评价和规范三个信息全部说清楚。
具体来说就是。
一是说清是什么。
充分解释下这个新事物的定义,依照对方理解的程度加入适当的说明。
二是说明有啥用。
说清楚这个新事务的价值,有什么用,好在哪儿,对对方有什么帮助。
三是说好怎么做。
建议对方未来如何应用,怎么去行动。
举个例子,当你说”我的笔记本电脑装有4G的RAM”时。
如果对方不熟悉计算机用语,他或许会回答”RAM是什么?G又是什么?”
显然你的记述信息没有达到沟通的目的。
我们可以按对方理解的程度进行说明,告诉它这属于较大的内存,就像一个大的水缸。
这样解释之后,你认为对方已经理解”我的笔记本电脑装有4G的内存”这则记述信息。事实上对方还是不懂。因为他不明白电脑要那么大内存干嘛。装了4G的内存,所以呢?
因此,你只要向他传达”这台笔记本电脑很好用,是一台好电脑,RAM的容量大,才可以同时处理很多的应用程序,尤其最近计算机要处理的图形越来越多,需要大量的内存,所以RAM必须要够大才行”这种评价信息,应该就可以稳定对方的心理。
当你传递出评价信息,对方仍然无法理解时,或许应该轮到规范信息登场了。
不管你再怎么强调”这台计算机真的很赞”,也都没有直接回答对方的问题:”你要我怎么做?”根据当时的状况,你就要传递建议的规范信息:”所以你买电脑时,也要像我一样买大内存的。”
综上,当你给孩子讲新知识时,为父母解答新问题时,都可以用以上的三个步骤。是什么,有啥用,怎么做。对方自然而然的就明白你的心意,按照你的建议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