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马不停蹄,派手下骁将英布、蒲将军领兵两万,先行渡河,围城的王离、苏角、涉间立马迎击,无奈楚军的实力的确非其他反秦军能比,王离虽兵力占优,却丝毫不占优势,反而屡屡处于下风。
项羽见状,趁章邯还未来得及赶来营救,拔寨而起,令全军砸毁炊具,只带三日口粮渡河。到达对岸之后,又凿沉船只,以示万众奋力、有去无回的必死决心。
大军一到对岸,立即和英布、蒲将军对王离形成反包围之势,并阻断秦军粮道。王离大惊,欲突围,和楚军一场旷日大战。这一场战斗,只听鼓声阵阵,其间兵刃交锋、战马嘶鸣、呼痛呐喊,各种响动混乱交杂,声震于天,北面各国诸侯的援军始终不敢纵兵来救,只敢作壁上观,见项羽和楚军士卒无不以一当十,奋死拼命,诸侯各将吓得面如土色,人人惴恐。
战斗结束,秦军大破。楚军杀苏角、俘虏王离,涉间自尽。项羽因此安下营帐,召见各国援军将领。将领们还未从之前的大战的惶恐不安里里回过神来,一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不敢仰视项羽。
这一仗之后,项羽自然而然成为诸侯上将军,没有哪个人提出异议。
大吃一惊的还有章邯,他驻扎在离巨鹿不远的棘原,本想作为王离的支援,但他怎么也没想到,楚军竟然就这样正面渡过漳水,迅速击败了自己的精兵。听逃回来的秦兵描述,为首的将军,竟然就是前几次那位极其骁勇的骑将。章邯这才隐隐觉得,这个才二十多岁、叫项羽的青年,恐怕才是他真正的对手。
鉴于这场惨败,损兵折将,章邯决定避开项羽的锋芒,先撤退再说。而项羽虽然紧追不舍,倒也没有再主动邀战,毕竟军粮有限。
两军相持多日,也许章邯仍像上次那样,期待着积蓄力量,伺机反戈一击。但上天不遂人愿,又或许,大秦的气数终究已耗尽,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将彻底改变章邯的立场和命运。
在他领兵在外,竭尽全力挽救秦国于命悬一线时,咸阳内部却和他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正在毫不怜惜地浪费着帝国最后一点元气。
罪魁祸首当然还是赵高,为了独揽大权,他首先劝秦二世不要轻易露面。
赵高道:天子之所以尊贵,是因为群臣只能听到天子的声音,而不见其人。况且陛下尚年轻,诸事未必样样精通,万一上朝言论不当,恐怕私下会被群臣耻笑,不利于维护天子圣明的形象。不如深居内宫,和小臣我共商政事,然后由我出外颁布旨意,如此,则天下将共称陛下为明主。
于是二世自此不再上朝,凡事都由赵高定计。
然后,赵高要对付的就是位居三公的: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御史大夫冯劫。三公是外臣的首脑,只有除掉他们,才能保证无人能分自己的权柄。
在赵高的撺掇下,秦二世以三公不能禁天下盗贼,上无以报先帝、下不为朕尽忠力,能不配位为由,下令治三人罪。冯去疾、冯劫父子自知不免死,叹道:将相不能受辱。遂自尽。
唯独已经古稀之年的李斯,却怀着侥幸之心,仍想苟活,他总觉得当初自己也有拥立秦二世的功劳,或许皇帝陛下心念一动,尚能开恩。
而赵高焉能让李斯活命,小罪你不愿认,那就给你再安一个更大的罪名:和儿子李由私通盗贼,企图谋反。本来只是要你一个人死,既然你不愿死,干脆就让你兄弟子女、甚至门下宾客一齐为你陪葬。
就在章邯被项梁击败的那个月,李斯以谋反罪被实施五刑。五刑是当时几乎最为残忍的几种刑罚,虽然说法不一,但不外乎割鼻、割耳、斩去脚趾等等一系列施诸肉体的酷刑,等体验完这些痛苦,最后再把李斯腰斩于市,然后夷灭三族。
李斯再被押出监狱时,和次子相对而哭道:
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到临死这一刻,才深感政治的血腥,想过上普通平凡的生活,和儿子牵着黄狗出去打打猎,既可笑又可怜。再联想到李斯本人正是缔造这些严刑酷法的主要帮手之一,不免令人感慨命运之诡谲。
三公一死,赵高自己当上了丞相,终于大权独揽在手。
这时,章邯围攻巨鹿被项羽击破,节节败退的消息也传到咸阳宫中,赵高既慌又怒,令人责问。章邯也十分惶恐。
之前派来协助他的司马欣自告奋勇,愿意到咸阳把实情向赵高禀告。章邯这才稍稍心定一些。
谁知不多久,司马欣却匆匆忙忙跑回来道:赵高不愿见我,还下令抓捕。
他劝章邯道:如今咸阳赵高一人用事,嫉贤妒能。我等在此与楚军苦战,若不能胜,必死;即便胜之,赵高也一定嫉妒我等功劳,必然设计相害。无论如何,只有死路一条。希望将军好好考虑。
以上是史书记载,而实际上,这个司马欣的一面之词颇有疑点。疑点之一是赵高有什么理由不愿意见他,如前所述,赵高非但不傻,还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他刚刚执掌内外,若想久居权位,一定不希望镇压反秦军的军事上出现任何差错。疑点之二在司马欣本人身上,他早年竟然是和项梁颇有交情的。这令人不得不怀疑,他自告奋勇的咸阳之行,会不会是和项羽串通好的策反章邯的计划。
无论如何,他的话显然是奏效了,准确击中了章邯心里最大的担忧。作为一名战绩卓著的将领,章邯并不怕打仗,但打完仗之后回到咸阳那未卜的前途,才是他最为恐惧的。
不是我要负大秦,实在是奸臣弄权,令将相无以自处!这个在最危急关头为帝国续命的名将,终于向时运低头,流着泪写下了降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