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听说药物伤肝、伤肾,但其实有些药物对胃的伤害也不小。
止痛药: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类风湿、软组织损伤、风湿病、心血管病及退热。这些药物长期服用,会降低胃黏膜屏障的保护机能,并能引起上消化道不良反应,比如上腹部不适、疼痛、消化不良等,严重者可导致胃黏膜糜烂、溃疡。
降压药:主要指的是含有利血平类的降压药,此类药物长期服用可导致胃酸分泌过多,进而诱发胃炎、糜烂、消化性溃疡等。
激素类:主要是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常用于抗过敏,治疗肾病、血液病、内分泌病及休克抢救等。研究表明,糖皮质激素能够延缓组织愈合,还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多,使胃黏液分泌减少,如此一来便降低了胃黏膜的抵抗力。对于患有老胃病的人来说,糖皮质激素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胃、十二指肠的溃疡出血,甚至造成消化道穿孔。
补钙制剂:主要指碳酸钙和维生素D制剂。这些药物能引起打嗝、嗳气、上腹部胀满不适、疼痛、恶心等症状;长期使用,还会引起胃酸分泌反跳性增高,进而诱发胃黏膜病变。
常见的能够导致急性胃黏膜病变的药物还包括某些降糖药、氯化钾缓释片、铁剂、洋地黄制剂、抗肿瘤化疗药物、氨茶碱、某些抗生素等。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到达胃部后,多多少少对胃都可能造成影响。总之一句话,吃药要遵医嘱,不要自作主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