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录陶语老师的读书笔记,并进行学习。
(1)“三种传统文化无论其表像差异如何迥然,根本宗旨都在于教人如何完善人格,实现真正的快乐和自由。且三种文化都认可同一个着眼点,即一切答案就在自己的生命本体中,跨越和超越,不在外界,不在彼岸,而在人心。”
领悟:1、对三种传统文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就像三个杯子,但所承的内容,即“水”相同。这是陶语老师给出的一个极为形像的解释。之前,对这三种传统文化是模糊不清,甚至有弄混的地方,经陶老师这么一解释,突然明白。
2、三种传统文化均指向一个着眼点。它便是“本心”。它不在外界。
(2)“中国文化,虽然名相不同,体系不同,究其根本,都是在叩问自心,在自己的心中找到一切的答案,寻找生命的真谛”。
领悟:中国文化里,无论何种体系,均指向同一个问题:“自心”。并围绕这个问题寻找最真的答案。这与上一个知识点相同。
(3)“儒学的心性论发展: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性之善恶的争辩,孟子认为人之性善,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杨朱认为人之性善恶混。
汉代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论”,把人性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和斗筲之性。
唐代韩愈重视正心诚意、更加明确阐发了“性三品”学说,肯定仁义礼智信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只是在三品人性中分配比例不同,上品之性是善性,下品之性是恶性不改,中品可善可恶,可以导而上下。
宋明理学,朱熹将心分为“道心”和“人心”,人欲与天理的比重决定了心是“人心”还是“道心”。
从陆九渊“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冲塞宇宙,无非此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振聋发聩之语,再到王阳明“心外无物”、“致良知”,儒家的心性论终于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领悟:人性论,在不同时期,对此论有不同的看法:孟子认为人之性善,荀子认为人之性恶,杨朱认为人之性善恶混。再至后期,依然还有对此的进一步延伸理论。最后,进入“人心”。而儒家的心性论则是将此理论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佛学心性论完成于禅宗,禅宗的根本要以是“明心见性,即心即佛”,此心是无分别无执之心,此性是本来清静之佛性,心性不可分割,且人人皆有佛性。”
领悟:对于此点,不是很明白,需要进一步深入学习。
(5)“道家的心性论并不是直接谈人的心性,而是以道为引,再延伸到人的心性。所谓道法自然,实际上是道性自然(自生自化自成),这种自然之道落实于人,即为人之自然心性。
道家心性论着重于自然之性和真常之性,元初而完整,无法使其增益,也无法令其减损。
在心性的修养上,道家注重明道、修道、得道,注重本体智慧的开发和妙用,以‘无为’为核心,以虚静和齐物为方法,弃绝机心,追求达到致虚守静的自然境界。”
领悟:道家以“无为”为核心,注意明道、修道、得道。注意本体智慧的开发。再用虚静和齐物为方法,帮助修行者更好修行至更高的自然境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