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列车飞速的向前行驶,而我们这一代人在路边奔跑着,不停的拍打着车窗,害怕下一秒就被远远的甩在身后。在这个快餐式的时代,人总是得活着,每天在想着活的更好一点儿,奔跑未免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六个人终于走到一起的时候,沿着时间线一起往前走,路过一个年号,几个人就回忆当时他在哪儿,做了什么,遇到了谁,说着每一年对自己人生的影响,他们眼里含着泪光,却又在笑。屏幕前的我沉默不语,回想过去的18年,似乎只有高考是值得一提的,其他的岁月里并没有绚烂的烟火,这让我很悲伤,我突然想到人世间一个最可怕的事:我来到世间本来就是一张白纸,到了生命尽头的那一刻却只是寥寥几笔,留白在这里诗意全无。所以我做了一件事:建立两个文档,一个叫“生命的标签”:每当我经历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时,我就会把它记录下来,比如:2017.11.26人生第一次演讲比赛;2017.12.12人生中第一篇微信推送。每隔一个学期我都会打开看一看,如果这个学期的标签太少,就会陷入深深的自责,觉得自己浪费了生命,下定决心下个学期要增加标签。还有一个文档叫“人生必做之事”:这里面记录了我突发奇想的决定人生一定要做的几件事,它一定是我感兴趣的,可大可小,比如:演一场小品,出一本书等等,如果有一天我把它们都完成了,人生也许就不留遗憾了吧。
下一个七年你是谁?是否依旧在同一个地方,做着同一件事?这七年的时光里做了些什么事情?当问到这些问题时,你是激动还是沉默?未来的时间里尝试一些新鲜事,尝试之后你可能会愤怒,灰心甚至怀疑人生,但是这也恰恰证明了那样的人生不适合你,浅尝辄止,标签化的尝试正好顺应了这个急躁的时代,也装饰了自己的一生;如果在这过程中,你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几种生活状态,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风速,那更值得祝贺。经历多样化一定不是坏事,得到的要么是乐趣要么是沉淀。
王小波说:“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9976708/28194919f2209685.png)
如果寿命是可视化的,那我想每个人都会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改变,或许是翻天覆地式的,又或许只是一点点。过往已不能回头,未来仅有的几个七年里,你能把握几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