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风险意识都用到了家庭教育中,大米一岁那年我去上了一个性教育工作坊,大米刚5岁的昨天,我去参加了青春期工作坊沙龙,其实主要原因是想见见传说中的杨娜老师,毕竟她的书籍深深地吸引着我。
杨娜老师的沙龙,充满了烟火气息的好玩例子,说起青春期那就避免不了叛逆期这三个字,对于孩子而言有三次叛逆期,2岁的娃儿想象意念觉得自己可以,嘴上一次次不不不来证明自己可以独立;8岁的孩子有了小本领,会用行动说不,来证明自己可以独立;青春期9-22岁,生理心理都长大了,他有了力量也敢真的闹事,这一次的成长后他将真的走向独立。
这三次的叛逆,像极了火箭发射的三次剥离,每一次的冲破,都会使得双方难受,孩子不明白要发生什么,父母不理解孩子要干什么,但冲一次剥离一次就会成长一次,直到完成三次剥离,进入太空轨道。
很多妈妈提到了青春期孩子,就会说我的孩子有什么问题,比如脾气大、早恋、不合群……老师讲到说把这些所谓问题放在数轴上考量,就会发现那仅仅是一些行为而已,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受生理心理环境改变所带来的现象,所以给孩子贴一个有问题的标贴,是万万不能的。
好比是毛毛虫一样,它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做个蝉蛹,更不知道数日后出来,它就变成了花蝴蝶,处在青春期的孩子也是一样的,他很迷茫也不知所措,为什么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脾气,为什么自己会看到异性脸红,为什么会来例假,……一边是生理心理的改变,一边是学业外界的压力,整个人都在凌乱中度过每一天,作为父母的我们,要真的理解到孩子,看到她们的不容易,去陪伴她们度过这些日子。
老师举了一个例子,男孩当他已经发育,有喉结,有了力量,身高体壮,女孩当她有了例假,有了存储奶水的乳房,这时候他们已经具备了生育能力,也有了性的渴望,想要满足自己,但外界绝对允许,“正餐”吃不到,就要靠零食充饥,比如父母陪孩子聊聊心里话,与专业老师讲讲遇到的问题,和班里异性打打闹闹,甚至接纳孩子看点不该看的……让孩子找到一个出口平复自己,才不会在探索的青春期发生不该发生的事。
生活中,我们遇到问题,就会去平衡自己内在想法和别人给与意见,学会不同环境展示不同的自我,而这个整合的过程也会在青春期完成,有一些人的整合并不顺利,原因是因为前两次的叛逆期,没有得到满足,问题就会更加多一些。
就像本来我只需知道我是谁,拿着身份证行李箱出门就好,但却发现之前的行李箱里有很多东西没有,又要去房间取,就好像一个14岁的孩子会因为一个小物件哇哇大哭,谁都不能理解他,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了,其实就是年幼时没有被满足,现在要索取的那件衣服一般 。
孩子进入青春期,作为父母要允许孩子减少和我们沟通,尊重孩子的独立,做好陪练,尽早的让孩子了解性教育,像朋友一样和孩子聊天,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给孩子做个榜样。
我觉得一切的育儿学习,都是为了做个真实的妈妈,只是我们的真实要去表达,表达我的想法,我的情绪,而非只是在孩子身上宣泄情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