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婆婆的时候,我还是现队友的前女友。
那天,我鼓足很大勇气,集结全身能量,才在前男友的怂恿下,亦步亦趋地,跟随他来到准婆婆的家。
进门的刹那,逡巡到一老太太端坐客厅沙发。只见她身形佝偻,瘦小,精干。光亮的头皮上,总共几根头发,黄黄白白,分布在四周,一如收割后的稻草,重新长出的新稻苗,柔柔嫩嫩,稀稀疏疏,既显得势单力薄,也更显顽强。
两颗门牙大而外突,一双眼睛盯向我,目光灼灼,天,顿感一道寒光闪过,肃杀之风扑面!
男友喊了声妈,老太太嗯一声。必是准婆婆无疑了。
素来胆小的我本能地矮了一截,规规矩矩地坐了下来,呼吸变得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
那感觉,就好比我是街头小混混,胆小猥琐;而婆婆是大哥大,霸气侧漏,你懂的。
准公公呢,身材颀长,腰板挺直,华发童颜,笑眯眯地看向我。一看就知道年轻时是个大帅哥。
心里犯嘀咕:如此样貌的准婆婆,怎就生了个如花似玉的大姑姐和一表人才的我男友?
她又何德何能,能够与这样一美男子结为伉俪几十年之久?(好吧,我承认我是外貌协会会员,如假包换)
很不幸,我最终将前男友变成了现队友。
每次到婆婆家,吃完饭后的精神娱乐,准是听婆婆的当年勇,千年不变。
听得久了,才透彻明白,难怪帅气逼人的公公会被其貌不扬的婆婆吸引,不离不弃,矢志不渝。
01早年丧父,练就了硬核姑娘
婆婆出身长江边上的大户人家。
祖父海归,父亲经营商船,开采矿山。大家族生意红红火火,事业蒸蒸日上。可是旦夕祸福,婆婆尚幼,父亲经营的商船便在一次运货途中,翻船沉到长江底。虽没有倾家荡产,但父亲从此一蹶不振,不日病逝。
母亲带着三个女儿在夫家守寡。家族中人见婆婆家没了男人,明里暗里地欺负。男权社会,婆婆娘仨的苦可想而知。
婆婆虽小,胆子却大。她总冲前头,保护母亲和姐妹,替她们遮风挡雨。家族里有人说她不好惹,有人说她讨人嫌。
从小硬核的婆婆,也因此,对男孩的恨植入骨髓。
02亲自出马,杀到重庆,将公公提回家
公公婆婆婚后分居两地达十年之久,公公在重庆,婆婆在成都。
公公体魄强健,却胆小怕事,性格柔弱,婆婆呢,身形娇小,行事却女汉子十足。
婆婆不懈努力,两头申请,帮公公把调动手续一切办妥,安心回家等公公处理完尾事随后就到。
却因为没办出门条,公公被拦在了单位门口,出不来,怂包的公公只得打电话求助婆婆。
婆婆二话不说,向单位请了假,杀到重庆公公单位,找到相关领导,速战速决,很快就带着公公凯旋而归。
大家可以尽情脑补画面:高大的公公是如何被娇小的婆婆像战利品一样带回了家?有没有侠女风?有没有违和感?
硬核老婆哪家强?
03为工资晋级,找公公领导掰扯
公公原本教大学,为了调回成都,调入中学任教。从面向天之骄子,到面对一群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少男少女,公公一时无法适应,郁郁不得志。
加之,虽然业务很精,能力很强,工作也勤勉,但他只知埋头干活,不懂为人处世,情商低得不行,心高又气傲,愤世又嫉俗,导致他在单位人缘差得可怜。
冲锋打头阵,福利靠边站,是公公鞠躬尽瘁的真实写照。
一次,在工资晋级审核过关后,校方公示栏里,公公的名字两次都在列。结果到最后,公公的名字却被校方砍了下来,像遇见鬼一样,没有任何理由。
这不明摆着调戏、欺负人吗?
可公公是谁呀,出了名的怕事鬼。他敢怒不敢言,忍气吞声地回了家。婆婆得知,毛了,丢下锅铲,跑到学校,要让校长说个子丑寅卯。挥着的双手,油腻可见,菜香可闻。
校长心虚,识趣将公公的名字重新补上。公公戏谑,自那以后,校长见到我婆婆便要绕道。公公常说的一句原话:“周师(我婆婆)好凶啊,我们的同事都晓得,连校长都怕她。”
婆婆也每每夺命连环回击,什么好凶?我这是以理服人!我又没骂街!你们校长那叫欺软怕硬。
一边是公公和婆婆的互怼,一边是我对婆婆油然而生的敬佩。
婆婆之硬核,此处可见一斑。
04摔跤住院,见证她的坚强与好人缘。
临近八十岁,婆婆不小心摔坏了盆骨,进医院躺了一个月。
刚开始,不能动,吃不进好些东西。守护她的队友打电话说,婆婆瘦成了皮包骨,我听后暗暗着急。
周末去看她,一路思虑,要怎么去安慰你,我亲爱的婆婆?事实证明,我想多了,我还没安慰她,却反被她开导。
大概是我阴郁的表情出卖了我,刚踏进病房,想好的假装阳光没能兑现。
婆婆招呼我坐下,开门见山说:
"你别担心。别看我平时爱东跑西跑的,闲不住,这下不能跑了,我也不会生气、难受。
既来之则安之,我就安心享受。躺在床上,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多好啊!"
噼噼啪啪一说完,她那经典的朗声大笑随即在病房爆开。
婆婆躺在那儿,脸上笑还在荡漾,辉映着窗外射进来的阳光,丝毫不着伤病员的颓丧。
我说:
可是——你这不是享福,是受罪耶。你这又痛,又吃不好,睡不好的——
婆婆自顾自地呵呵笑着,说:
现在没开始那么疼了。
只要配合医生好好治疗,伤很快会好起来的。
困难都是暂时的,又不是永远这样。
就算永远站不起来了,难道伤心难过就能改变事实吗?
“也是哈”,我赶紧附和。
"我在医院病房结识了这么多的坚强乐观的人……"
婆婆将她新结识的榜样们一一道来。
婆婆并非口是心非,她的坚强也不是用来自欺欺人的。她虽然瘦了不少,但她的精神状态极好,笑声朗朗,面容也似那晴空,阳光遍洒,没有丝毫的愁云惨淡。那心态,好像不是在住院,分明就是在医院旅个游嘛。
可惜我一路准备的安慰话,足足有一箩筐,英雄没了用武之地,很是尴尬。
转头看见邻床的病友朝婆婆竖了一个大拇指,钦佩之情一览无余。汗颜的同时,对婆婆又添了一份崇敬。
什么叫活在当下?婆婆用她的一言一行作了最好的注解。
婆婆平时最喜交朋友,出手大方。公公常挤兑婆婆,说她的朋友都是拿钱买来的。婆婆甩给他一个白眼,一副懒得理他的样子。
偶尔急了,怼公公说,都像你吗?你亲戚来了,你嫌烦不接待,净是老子出面来招待。你混得多好,你的亲戚只认我不认你。
公公眯眯笑着,像蝉一样,刚刚还在"知了知了"叫,突然便噤了声。
生病住院期间,婆婆的好姐妹们轮着班来陪婆婆聊天,给婆婆炖汤喝。铁打的病房,流水的姐妹花,热闹非凡。
这是否应验了传说中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呢?
硬核姐妹哪家强?
05姑姐患癌去世,婆婆一手将外孙带大
大姑姐患癌去世时,外甥刚好读初三。
人生三大苦难,婆婆占了两样:幼年丧父,老年丧女。婆婆虽被击得七歪八倒,但她终究是调整自己,走出了阴霾。
大姑姐刚去世时,婆婆恨不得追随大姑姐而去,一看拉住自己手正瑟瑟发抖的外孙,硬是咽下眼泪,强忍悲痛,重新做回了姑姐家的女主人。
为的是,外孙回来有温热的守候,女儿魂归见到一切照旧。
外甥本就是婆婆一手带到读初中的。
这下,婆婆再次掌舵,接手姑姐家的女主大权。外孙读书回来,做好饭菜迎候,温言软语陪伴;外孙上学后,则将大姑姐家的阳台布置得四季花开,将家里打扫得纤尘不染。
直至外甥考取国外的研究生,婆婆才又搬回自己的家。
硬核外婆哪家强?
06舅舅脑瘫,婆婆将他收归身旁守护
老公的隔房舅舅几年前脑梗后,行动不便,请来一个保姆服侍。儿媳妇去年给他添了一个孙子。加上儿子的丈母娘,6个人挤在几十个平米的蜗居里,很是恼火。
儿子无奈将其送进疗养院。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人手不够,又害怕他独自行走出事儿,所以严禁他下床走路。
可怜他一个神志清醒,但行动不变的垂暮老人,整天躺在床上无人问津,觉得到了这种地方简直就是地狱,就是在等死。
他儿子、亲戚朋友去看他,他都以泪洗面示人,强烈要求回家。
我婆婆也就是他的堂姐于心不忍,欲将他安置在自家附近,一来免除了舅舅的烦恼,二来姐弟俩相互有个照应。
听婆婆说,当初舅舅大学毕业的时候,本来在北京找好了工作,后来听婆婆的妈妈说了一句话,便果断改变主意,丢了北京的工作,马上来到成都。
那句话就是:你的二姐在成都,你一定要到二姐的身边去。
婆婆说,舅舅当初是因为她才到成都来的,现在他有困难,她不能袖手旁观。
婆婆非常能干,人缘又特别好。她很快将邻居的房子以1000多元的价格租下来。
这下,两个老年人紧挨一起,虽然婆婆会因此多些负担,但姐弟俩可以随时互相说说话,聊个家常里短,回忆过去那些美好时光,生活起居也可以互相照应,有个病痛什么的还可以互相慰藉。其乐融融。
硬核姐姐哪家强?
07与儿子多年隔阂,年老消除罅隙
前面说到,婆婆生长的环境,使她重女轻男的思想,深植骨髓。
婆婆年轻时,生了个女儿,宝贝得不得了。本不打算再生,奈何公公执意要再生个娃,婆婆勉为其难再怀一个,生下个儿子,结果可想而知。
她家儿子也就是我家队友自小不被她待见。打骂,责罚,是家常便饭,时不时来点焦虑拌饭,恨意调料。
正所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哪里有控制哪里就有反噬。我家队友从小对抗到大,母子俩一路相爱相杀。
举个例子,准媳妇进门,人家夸赞儿子还来不及,可她倒好,尽给我说儿子的缺点,什么败家子,什么不思上进,什么不成器,怎么难听怎么说。唯一说他好的地方,是描述他对他前女友的种种好。
我的天!有这样坑儿的老妈吗?
我几度怀疑,难道她是后妈?第一,她太丑,我家队友太帅;第二,没见过亲妈这样对儿子的。
还好我足够傻,认死理,否则早被她吓得飞走了。
结婚后怀了孕,婆婆又跑来明确表态,要是生个女儿她会很喜欢,生个儿子就免谈。
我表面笑嘻嘻,不置可否,但内心里却想,又不是你生孩子,不要将你的好恶强加在我的身上。是儿是女,我都爱。
我生了个儿子,结果大家都猜到了。
她完全复制了对待他儿子的方式来对待她的孙子。小时候,不闻不问;长大了,万般挑剔。
出于责任与义务,我们隔三差五去看望她老人家,结果我们进门的刹那,批评责骂之声也就随之响起。
近则逊,远则怨。不去她要抱怨,去了她要责怪。靠近她,太压抑;远离她,心不忍。唉,难。
一路隐忍,一直包容,终于守得云开雾散。婆婆对我家队友和儿子的唠叨指责,不知缘何,就像秋风扫落叶,呼啦啦消失的干干净净。
我家队友与她关系也日渐升温,罅隙渐消,我家儿子也自是成了她口中的乖孙。
奇了怪了,以前那个强势的婆婆到哪儿去了?何以变得如此和蔼可亲?
姑且不去探寻答案,让它成为宇宙之谜吧。婆婆没学过心理学,她何以转变如此之快?何以消除根深蒂固的恨,与自己和解,与儿子和解?带着连串的疑问,我对婆婆叹服有加。
硬核妈妈、硬核奶奶哪家强?
有硬核婆婆如此,我骄傲,我自豪。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