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19级中国共产党历史班 徐浡洋 大学基础写作论文作业
学术概括
杨奎松教授就2010年汪晖教授学术著作涉嫌抄袭事件讨论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学术界关于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的相关问题,分析了从20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中国学术界学术环境的进步与不足以及造成学术造假抄袭问题的历史背景与现实原因。阅毕此文,我既了解了汪晖事件的来龙去脉,又认识到中国学术界长期以来存在学术不诚信问题的主客观原因,感觉眼界拓宽,受益匪浅。
阅读思考
透过近年来种种学术不诚信问题的表象,我们应该看到学术不诚信问题的实质是造假者们不愿去研究“新”的理论或者观点。下面我便尝试论述一下何为“新”,为何要求“新”以及造假者们为何不愿求“新”。
首先,我尝试为学术领域中的“新”下个定义。在《辞海》中,“新”有如下三个释义比较贴合学术界:
① 没有使用过的,与「旧」相对;
②刚开始的、刚出现的,与「旧」相对;
③革除旧的而成为新的、好的。[1]
第一种释义我们可以联系到学术想法的“新”,是还未公之于众的“新”想法、“新”思路或者“新”方向等等,像是孕育于娘胎中尚未成型的胚胎,连作者本人还未使用过它,只是在一点一滴地建设它。
第二种释义我们可以联系到学术成果的“新”,是最新发表的“新”理论、“新”观点或者“新”概念等等,它们是其所在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代表,是领域继续向前发展的象征。
第三种释义我们可以联系到学术研究的“更新”,是对过往错误的“新”更正与“新”纠错,这是学术界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自我批评的有效手段,认识并改正的过去的错误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
综上所述,学术领域的“新”是指在学术研究的各个阶段中(想法-成果-纠正)研究者所进行的创新。
其次,当搞清楚在学术领域中“新”的定义后,我们应该认识到学术研究为何要“求新”,要创新。
众所周知,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要想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也不能没有创新思维,一刻也不能停止各种创新。[2]
朱文公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个领域的发展必须要有“活水”注入,而研究者们的“求新”、学术研究的“创新”便是这“源头活水”。学术领域要进步,就要多讲实话、真话、新话,要不得老话、旧话、套话。原来的旧理论、旧方向再怎么粉饰装潢也还是那些旧东西,就像是给一个原地踏步的老头上妆换衣裳了而已。所以,求新创新是学术研究生死存亡的要穴命门,是学术领域发展进步的马达电机,学术不可无创新。
而学术造假、抄袭是对勤恳扎实的学术研究者们的不公,对他们辛勤劳动成果的不公,造假抄袭的泛滥将严重打击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减少创新成果的产生;而旧理套话成风则会将研究领域引向停滞僵化。
最后,我尝试简单论述一下造假者们为何不愿求“新”。
第一,学术创新大部分都是依靠脑力劳动,脑力劳动不像体力劳动一样容易出成果,且影响因素众多复杂,不易控制。造假者们往往因为自己能力不足才疏学浅,无法完成其负责的学术项目,且因为当今网络技术发达或者相关监管制度不完备,学术剽窃存在机会,故不愿求“新”。
第二,如今学术创新的成果往往能为研究者带来丰厚的物质或其他奖励(如文凭、声望等等),所以造假者们为了不费周章地谋取丰厚回报,便选择投机剽窃他人的研究成果,而不愿求“新”。
第三,学术创新可能需要大量成本投入(如时间成本、精力成本、资金成本等等),而当今学术剽窃成本远远低于学术创新,甚至没有成本,故投机剽窃者们不愿求“新”。
以上是我对杨奎松教授《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一文的一些思考,学术规范的缺失、相关制度的不完备以及学术剽窃的极低成本造成我国学术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学术造假事件频出,甚至形成造假灰色产业链等学术道德问题。为了营造清新正气的学术环境,不仅需要国家完善相关制度与法律建设,也需要各个研究机构与广大研究者们的自觉与努力。
浅薄之见,愚稚之论,还望海涵。
注释:
[1]引自《辞海》
[2]引自百度百科创新词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