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十七:变组结构,放大活学的功率
变革就能活化,学习要活化。学习要活,教学首先要变革。如何变?需抦持一个“活”字。这才是所有教法的总钥匙。
其一,学材再建构,搅动资源活水
学材就是学习的资源、材料,它基于教材,而又超越它。李庾南曾创“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后又概括为“三学”——“学材再建构,学法三结合,学程重成。”学材应列为三学之首,教什么比怎样教更重要。要在结构中教知识,让学生参与教材的建设,在既定的教材中翻跟斗。翻跟斗,说到底是以最快的速度直捣核心知识,再以此牵动全身。学材重构,这不仅是内容层面的事,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方法变革。
(本人认为,这样的建构,是给学生建构框架,在学习了核心知识后,要引导激发他们按适合自己的顺序或方法,去探究去获取框架下的知识。这种变革,教师对教材有十分的驾驭能力,能做到百变不离其踪,才有可能课学生任意在框架下翻跟斗。难易度在老师,也在学生。)
其二,变演绎为归纳,让学生自己多发现,提高知识迁移演绎式教学与归纳式教学,作者更倾向于后者。因为这是让学生去经历去探究,去观察,去思考,去获得。比老师的演绎式讲,更深入内心,掌握更牢。我觉得前提是,要有情境,能激发探究的欲望,要有问题的引领,明其探究的方向。数学理化这样的理科更适用。文科也能用,但不如理科更适合。
其三,“让教”优先,让教成为最好的学
教,是最好的学。“先学后教,边学边教,教后复学,为教而学,教学相长。”一教育集团卢志文所拟。很贴切的概括了教学关系。从中,亦反应作者“教是最好的学”的观点。学生自己对他人的教,比老师教更有效,亦有益于于个人的学。师教于生教,要让教优先。要相信学生,有能力教。叶圣陶总说:“只有做学生的学生,才能做学生的先生。”要为教定好位。学生个体或群体教他人的主观愿望,客观水平有差异,我们要因材让教。少数可以。是选择性让。要从范教和“小让”开始。先教其教,先做培训。教“学”要引路,教“教”先搀扶。“让教”方式不拘一格,可以让学生教,也可以是倾听学生言说,可以是的“这个问题你怎么看?”也可能是角色互换后,学生提问老师。有“让教”,有互教。
(这个方法不错,在教学中,教师们也经常会用。读了作者的建议与细化,思路更清晰了。)
其四,用也可以致学,在学与用之间实现互哺。
(这种方法,已工作的人体会最深。用是动因,学是途径。用与学互相作用。对于学生他感兴趣的事,会先学后用。如打游戏,玩电脑,如某种拼图组装等。在学习中,主动为用而学,不好操作。知识的学习运用,很难激发调动大部分人的能动性。)
其五,将材料以“非标”形式呈现,在多变中渐显知识之宗
这种方法可以,会让学生有亲近学习的意愿。但对教师的知识之活,教法之灵动,是一种考验。
总之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要逐步进入变组教学多种和多重元素结构的深水区,把其搅动起来,课堂才能成为活课堂,教学才能成为活教学,教育才能走向活教育。
活的,多变的,才有活力,才有真效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