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步行5分钟,到家,6:20。做菜、吃菜、吃水果,6:45。拿靠垫靠沙发手扶上,葛优躺,双手举着手机,腿搭上另一个沙发扶手上,看看哪个微信群热闹,瞎贫几句,群里冷了,看订阅号,这两天刘强东霸屏,从刘强东的奶茶妹妹分析、到京东连续股票下跌、到外交部发言人出面,刷完刘强东,7:50分,点开微博,那里更是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人、稀奇古怪的事,思忖要不要去冲个凉,另一个声音,再等等,这一刷9:55,不得不放下手机,不情愿地进了洗手间。出来躺床上,点开今日头条,范冰冰据传被抓了,又点了进去......11点,提醒自己该睡了,关灯,仍然不愿意放下手机,12点还没有睡意,起身干脆把灯开了,再回到微博。12:40,想着明天要上班,终于强迫自己放下手机睡觉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内心懊恼不已,暗自反省:从6:00下班,到晚上12:00,五个小时,除了公司逗留、吃饭、冲凉必须花费的时间,我至少浪费了四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如果时间能用金钱来衡量的话,我浪费了多少钱?我用来看书、锻炼、发呆、看电视、看电影都比玩微信、微博、看八卦新闻强。
无论多牛逼的销售无外乎抓住两个点:1、制造诱惑;2、制造恐惧。深圳最赚钱的前十家公司,腾讯排第三,华为排第四,而排第一名的:平安。平安作为保险业排第一的公司,他的营销手法完美的体现了销售精髓的套路:先是把恐惧无限的放大,然后把诱惑无限的放大,在整个过程就是激发出人性最劣的一个特性:贪!
智能手机以龙卷风般的速度占领了全球市场,也占领了大部分人的心智,吃饭看手机、睡觉前看手机、走路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看手机......除去睡觉时间,手机不离身难离眼。尽管经常有意识让自己少看手机,可手机似有勾魂术般的本领,习惯性的动作:手机时刻握手上,手指轻按开锁键,划拉一下,点开微信、点开群信息,上拨下拨,好像生怕错过什么。这一系列动作下来,不假思索行云流水。
当下决定我要戒手机!中午刻意不拿手机回家吃饭,返回到公司楼下恍然想起我进不了办公楼,因为办公楼是要刷二维码才能进,和前台申请后终于得已进入,中途想去楼上士多店买些东西,发现没带手机支付不了,下班时本来不想带手机回家,但晚上要在每日优鲜下单买菜,想去取快递,没带手机,快递柜门打不开,手机确实给我们生活带来太多便利。
但,那就怎样?
我取了快递、收了菜,进了家门,智能手机调飞行模式。吃完晚饭,依然葛优躺,在kindle上花了一个半小时看了半本《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看了半小时电视,又在kindle上下了一本书《那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看了数页,十点,准时睡觉。书籍对我而言,总是最好的催眠工具,比任何安眠药都管用。而当有手机在旁边的时候,买了三年的kindle,基本上没怎么用过。
晚上朋友打电话给我,说家里的一堆烦恼事,问我怎么办?我说所有的烦恼都缘于你的内心,这句话你早就懂得。她说,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说,既然你控制不了自己,那也别总想着控制别人。挂了电话,我又把智能电话调进了飞行模式。
在享有智能手机的便捷时,我现尽最大可能舍掉多余的信息干扰。也许正因为我并不一个自控力强的人,才会用强制性的手段,让自己有一个清静的状态,我始终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与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
似曾相识的诺基亚,只有智能手机的一半,拿到手上真的好小,小的好处是轻便、小的好处是简单、小的好处是我不会有事没事去划拉。下了班,放下大量的信息,放下烦琐的事物。小蓝的存在是为了让父母有份安心,还自己一份静心,哈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