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sisicicixixi SISTERS109
文 刘詠施
这是一个关于女性成长,挣扎,压抑,最后面对自己的故事。
这是一段女性灵魂与肢体对话的舞蹈。
女性自我修复成长,爱与被爱,路很长,故事很多。
沉默造就的是和谐还是罪恶?
心悸,愤怒,无力,压抑,
都只为了最后能突破樊笼,
重获希望。
拒绝沉默,勇敢面对,当代女性的自我救赎之路。
——广州首演 策展人 刘詠施 序言
这是中荷著名现代艺术舞团KheN作品《Silent Voices》要表达的,舞蹈不能言语,却比语言更深刻。
KheN作品《Silent Voices》广州首演后紧接,上海,南宁等地的剧院纷纷向他们发出演出邀请。
刚认识时,我很疑惑这个词到底怎样发言,是荷兰文还是英文。最后他们对我解释:kevin和宁,因为舞团是两个人,以此纪念他们相识到相爱到组建舞团的日子。
Kevin帅气和善,宁曦的话是“非常随意好相处,除了对于舞蹈表演上比较苛刻,哈!”
在第一场演出彩排时,Kevin确实不大好相处,他对演出场地,灯光,音响一丝不漏的亲自检查,一丝不苟的处理着各种突发情况。他的字典里没有将就,和他交流多个来回,真心佩服他的细心。宁曦不大好意思和我解释,“他就是如此,在艺术上没得妥协,连我也没办法。”
Kevin毕业于阿姆斯特丹舞蹈学院,是荷兰著名的舞蹈殿堂,凭着优秀和努力,毕业后他直接成为了荷兰舞蹈剧场(NDT)的明星舞者,这是许多舞者梦寐以求的。然后他不曾就此固守优秀,1993年加入荷兰Introdans舞团、1994年加入NND Galili舞团、1996年加入鹿特丹Scapino舞团。
荷兰三大顶尖舞团他全部呆过,高处不胜寒?他不懂这句中文,他说,当时就是想尝试一下与不同风格的舞团合作,与更多编舞家合作,增加自己的舞者阅历。于是离开三大组团,开始漂泊于各种新锐组团中。
2004年,Kevin加入Rogie舞团、2005年加入Conny Janssen Danst舞团、2006年加入巴拿马印象舞团。期间不断与世界著名的编舞家合作,包括荷兰舞蹈剧场的奠基人Jiri Kylian和Hans van Manen,以色列嘎嘎技术的创始人Ohad Naharin、西班牙编舞Nacho Duato、美国编舞家Amanda Miller等等,积累了丰富的编辑和管理组团经验。水到渠成,2006年Knvin在荷兰成立2Move舞团,创立独特的户外环境舞蹈表演。
2011年,他和宁曦相遇。宁曦笑说,在很早以前,已经认识Kevin。这不奇怪,Kevin是世界明星舞蹈家,几乎全世界热爱舞蹈的人都认得他或者听说过他。宁曦解释说:“不是这样。当时我是因为在中国看了他的一场表演,当然舞台上的他好帅,但当时没想会和他有任何交集,只是让我萌发了到荷兰留学的想法。”
2011年宁曦启程至荷兰Fontys舞蹈学院学习舞蹈剧场。
这次,台下观众成了Kevin,他去学院观看学生的演出,舞台上的宁曦。两个人在各自追求艺术的路上把缘分画成一个圈,宁曦认为,这是宿命,时间刚刚好单身状态,可能早一点迟一点都会错过彼此。
2013年,Kevin和宁曦创立KheN,共同创作舞蹈作品、教授工作坊与波拉克舞动治疗课程。并且回到中国珠海定居。
"挖心人"是观众给KheN的绰号。他们创作的作品太真实,有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Silent Voices》公演演,现场许多观众压抑着无声的哭泣,有的眼睛通红,有的甚至中场离开休息,平复情绪才能回到现场继续看表演。
2013年开始,他们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巡演,生活即舞台,他们把即景舞蹈演出带进国内,从艺术馆到咖啡厅,甚至庆贺荷兰国庆日的晚宴上,他们收获了许多感动和掌声。
演出现场,Kevin回答主持人问题时,突然非常孩子气,指着宁曦的脑袋,用中文说,这是我老婆,我老婆是中国人,我当然来中国。宠爱之情直白无疑。
Kevin坦言,刚到珠海时候有点不习惯,没圈子。幸好随着政府近年对艺术的重视,在中国结交了越来越多朋友,现在在珠海甚至可以讲荷兰文,非常习惯和喜欢珠海的生活。
从来都相信,艺术没有领域界限,只要来自于生活,总会感人!优秀得艺术家,善于放逐,或者说是喜欢接触新事物,为艺术创作带来不断灵感。在情感上,其实根本不存在所谓的东西方差异,艺术为触动人的灵魂所存在,感动人心的艺术,是KheN最大艺术特点。
如KheN在广州演出《Silent Voices》时说:“作为一个舞者、一名女性、一个人的修行。
每次跳,甚至每次想到作品里的情节,我就好像被女性几千年的记忆上身一样,太多压抑,太多痛。又是一次让人难过的作品,一点儿也不开心不娱乐。这是我们,这是KheN,我们希望打动人心。看到痛曾经存在,会更能珍惜和享受现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的。”
PS:文章曾刊登在南航精英杂志
我们一起感悟世间美物:公众号 sisters10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