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本无好坏,皆因思想使然
——威廉·莎士比亚
情绪
场景一:你穿上新买的衣服,画上精致的妆容,美美地出门了。刚一出门就碰到你的邻居。
小王,你最近是不是吃胖了,还是穿这个衣服显得,不过气色还不错……
你对邻居的一番言词整得哭笑不得,不知如何作答。心里却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失落。
场景二:你再不起床就不要去上学了,每天早上都要喊那么多遍……
妈妈对贪睡的孩子发出了最后通牒,而孩子对妈妈一声高过一声的喊叫无动于衷,最后妈妈怒了。
是别人激发了我们的情绪?还是我们自己不知不觉跳进了情绪里?
情绪反应情绪反应各不相同
面对同一件事情,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反应,有的人大动肝火,有的人内心焦躁,有的人则淡然一笑。为什么有些人的情绪反应强度总是比其他人激烈?
有些人善于倾听可能引起自己不悦的观点,并积极认真去调整;有些人会因别人给自己提出的一点点建议而勃然大怒。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泰然自若地面对别人的指责?而有的人却会因别人的一个眼神就变得怒不可遏?
情绪不是来无影去无踪
情绪绝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不管你多么义正言辞地指责别人让你陷入了愤怒、焦虑、惧怕的情绪之中,情绪都不是别人带给你的,而是你自己对事情做出了这样的情绪反应。
事情本身只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你选择了用情绪的方式对它做出反应。
对负面情绪,你有选择权。你可以选择驾驭它,让它戛然而止,消灭在萌芽之中;你也可以选择被它俘虏,任由它肆意妄为,愈演愈烈。
情绪因主观臆断而产生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如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一样,我们每个人对事情也有不同的解读,相应地就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行为或事件本身是无法造成情绪反应的。
在事件发生之后,在情绪产生之前,大脑会对观察到的事实进行某种赋义,对行为背后的动机进行猜测,然后给予行为好或坏的判断,在这个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就会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
而这个思维过程受个人认知所左右,带有明显的个人色彩,是我们每个人主观上进行的判断,所以称之为“主观臆断”。
情绪来了个人信念左右了主观臆断
对事物的认知和评价会形成相应的信念,用这样的信念判断和解释事物,会导致在特定情景下产生某种情绪或行为后果。
当外界事件发生时,大脑中已形成的信念会产生某种想法,想法便进行了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速度快到我们自己都意识不到,甚至近乎于一种条件反射式的反应。
基于一个事实会产生无数想法。再回到前面的场景一,生活中别人评价我们的相貌、衣着是常有的事。别人的评价只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基于这个事实,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想法。
你可能对自己的相貌是自信的,那么别人的想法并不会左右你,你的想法可能是:他说什么,于我无关,不必去理会。如果再自恋一点,你可能会想:我的美,你不懂得。那么别人的言论也仅仅是一句话而已,你会坦然接纳。
如果你是一个很自卑的人,很在乎别人对你的评价,尤其是你很介意自己的身材,那你的想法可能是:完了,我是不是又吃胖了,我又没管住我自己的嘴,我的自律性太差了,因此懊恼不已。也可能是:我胖不胖关你啥事?真是多管闲事。对对方的评价充满了愤怒,暗戳戳直想怼回去,或者干脆来个出言不逊。也可能会暗自伤怀,默默转身回家换了身衣服。
别人可能只是不经意的一句话,不用的信念,不同的解读,就引发了不同的想法。
想法不同,对事情的反应也会不一样。再看场景二,孩子不起床的问题。如果妈妈的给孩子的定义是“懒”,那妈妈就很容易因失去耐心而变得暴躁。用言语声讨孩子各种“懒”的行为,从学习到生活,方方面面,不一而足。
如果妈妈对此事的理解是孩子因睡眠不足而叫不醒,妈妈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慈爱。因为内心有爱,就会有更多的包容,用音乐唤醒或者间隔性叫醒的方式提醒孩子起床。
如果妈妈考虑到孩子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则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关心。询问孩子是否不舒服,并作出相应的处理。
对同一件事的想法不同,对事情的解读不同,就会使我们对此产生不一样的情绪反应,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外显行为。
控制情绪,源于智慧情绪并非是无中生有,事件只是外界的一个客观存在,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是受主观信念所产生的想法所驱使的。这也就可以解释乐观的人为什么倾向于对事件做出积极的情绪反应,因为乐观人秉承积极乐观的信念生活,悲观的人则正与之相反。
我们的主观信念左右着我们的情绪,而且是瞬间完成地臆断过程。觉知并改变我们固有的消极信念,才会有更多积极的情绪反应。
慧开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情绪是智慧不够时的借口。
情绪是内心不安时的面具。
放下借口,摘掉面具。
坦然面对,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