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热闹和人群里孤单,是同一件事。这跟周围环境没多大关系,起决定性作用的,说到底还是心境。不可否认,我们越来越不合群了:无论你是主动屏蔽,潜意识的选择,还是被动的疏离。
01.我屏蔽了你的朋友圈
两年前,我在亼心写过一篇文章《日行一善、不如随手点赞》,感兴趣的,可以点击左边的标题查看。至于内容,看题目就知道,大意就是鼓励给朋友圈点赞。一方面,发完朋友圈的人,八成都在等着被赞或评论,你一个小小的赞,可能是举手之劳,却可以让对方有那么一刻,希望被关注的心得到满足,这类似于雪中送炭,是件好事;另一方面,可以跟新加上的陌生人混个脸熟,多个朋友又是一件好事。
知行不一,是大多数人的弱点。
是的,我很少在朋友圈点赞,总觉得没看过对方分享的内容,就随便点赞的行为,对自己或者对方显得过于敷衍。而且,从2017年初,我开始选择性的屏蔽朋友圈,就是不看某些人的动态。现在,我即便6个小时不刷新,也可以在三五分钟读完朋友圈的所有更新。
这是一种选择,留下你想看的内容,留下你想关注的人,留下你更多的时间。
少了你来我往的点赞,你的朋友圈慢慢不再热闹。别人揣测说,你还蛮孤单的,精心编写的状态换来稀稀拉拉的互动。我也并不在意。孤单和孤独是两码事。你孤单的快乐,不是同类人,不会懂。
02.我不想跟你聊闲
有些半生不熟的关系,一旦搁置了,就凉了。
他们从一个个天天扯闲天、偶尔约饭的的鲜活人,变成了躺在通讯录,没有生气、没有动静的名单。某个瞬间你突然想起,好像已经有好长时间不联系了,你犹豫下,最终没有发送任何消息。
这样的做法,导致圈子越来越窄。可以联系的人,越来越少,即便机不离手,但除了猎头和快递,基本不会响。
现在的我,特别不喜欢别人跟我寒暄,有事就直接说,有这个大段铺垫、尬聊的时间,可能事情早解决了。我理解不好意思找人询问的心理,那种把求助的事情,藏在最后,根据聊天情况再试探性的亮出来的小心翼翼,我也有过。
我现在的做法是,给对方发送一个红包,不大,刚好够一包烟钱。三两次的推辞后,对方多半还是会默默的收下。我的求助,变得心安理得;对方的答复,也变得事无巨细。
这样的做法,当然是有例外。那几个长年不联系的朋友,更不用寒暄;你喜欢的想聊天的,多少的信息都不算聊闲。
你孤单的开始,会让你遇到更多孤单的人,终归让你不再孤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