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本是传统扫墓祭祖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祭扫、缅怀和追思逝去的亲人。但近些年,风气完全变了。逝去的先祖和亲人被遗忘,人们反以兴奋期待的心情盼着清明,3天的假期又足够一次吃喝玩乐或出去游玩了!
人活着才有各种可能,才能生活,才能修行。如果有一天,你突然被下了死亡通知书,还能笑得出来吗?面对死亡的时候,是后悔,是遗憾,是恐慌,还是害怕?
人们的毛病是,当不清楚死亡具体哪一天来,就活得好像自己永远不会死。年轻无病无灾时,只顾醉生梦死,放纵享乐,不积福德,也不求觉悟,突然一朝意外或病苦现前,立马慌了手脚,宛如堕入地狱,苦哉苦哉!
今生能学法修行,已是具足了无量的善根因缘。出家者,出离烦恼家,证入菩提门。修行求道正是为了脱离轮回、了断生死这件大事。通过了悟实相,能够活着的时候,自在安乐没有烦恼;临终的时候也能不慌乱,来去自如。
修须真修,悟需实悟,做功夫切忌因循或把做功课当成事业。不能每天按部就班,今日也这样,明日也这样,但功夫和见地却没有长进。若以为每天诵够多少卷经、或打多少坐、或念够多少句佛号,就是修行,就大错了。岂不闻法达诵法华经三千部,仍然被六祖呵斥。功课只是助道方法,目的是要你去了悟。每天结束的时候扪心自问一下:当天的功课如实做了吗?烦恼有没有减少?习气有没有变薄?有没有得个真实受用的悟处?若没有,当生大惭愧心!
宋朝大禅师圆悟克勤,年轻时就博通经教,当时已得到多方的认可和称赞。后来在五祖法演禅师下参学,但五祖知道他还没有真正的悟。凡克勤禅师所尽机用,法演禅师皆不认可。这让克勤禅师很不满,有一次甚至和法演禅师争论起来。法演禅师便说道:“你这样就可以临终敌过生死了吗?以后面对死亡时你自验看!”
克勤禅师被逼的无路可走,生大懊恼,居然出言不逊,抱怨法演禅师“强移换人”,然后忿然离去。法演禅师也不阻拦,只是说:“待你生一场大病时,就能明白我了。”
克勤禅师离开五祖后,来到金山,不久便染上了严重的伤寒,身体困顿无力。克勤禅师试图用平日所学,来应对眼前这场疾病,可是一点都不得力。这时,他才想起临走时五祖法演禅师对他所说的话,于是心中发誓道:“我病稍微好一点,即归五祖。”
论根机悟性和用功程度,今人与古人相比如何?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敢不发大勇猛心、加倍用功精进乎?
完成每日功课,仅仅只是基础。每天功课按时做了但没有真实的悟处,就不可有一刻放松和懈怠。学法修行,当求觉悟,这是唯一的目的。若还没有悟,就绝不可松懈,不可停止用功。真做功夫,须有决定志,当发长远心,一日不悟就一月,一月不悟就一年,一年不悟就十年,十年不悟就终生,今生不悟就来生,直到悟为止,以悟为期。
六祖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一念迷,即对面千里;一念悟,即千里同风。功课要老老实实做,但要以悟为期。若没有真实的悟处,无常病苦现前时如何能够敌的过?临终时又如何透得过?
祖影道疏,大须仔细!
未到不疑,切莫了手!
世间人尚且知道「晴带雨伞饱存粮」的道理,一个道人更应该知晓明了「闲时用功忙时用」的重要性。功夫一定要放在平时做,也只能在平时无事、闲的时候赶快用功精进。想想自己四大不调、生病难受的时候,还能静下心来做修行功课吗?只顾着心里苦了,叫苦连天还来不及,哪顾得上其他呢! 一旦某一天自己身体或亲人病苦现前,或遇重大意外或变故,若平时没有把功夫练好,这时只会手忙脚乱,深陷其苦,生大烦恼,不能出离。平时都不能好好实修做修行功课的人,无常病苦来的时候更做不得。
吾每念勾践因会稽之耻,志复吴仇,乃卧薪尝胆二十余年,衣不重彩,食不重味,竟灭吴以霸。吾学道之人,视历劫生死,幽囚困辱于三界牢狱,岂只会稽之耻?贪嗔痴慢,夺吾妙性之光,破我涅槃之宅,岂只吴仇?吾人却沉迷世乐、不求解脱,甚或嬉戏游玩于其中,无一丝惭耻奋恨之心,可谓大不知本矣!
诸善男子、善女人,各谛思维,应当痛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一失人身,万劫难复,日月如流,时不待人! 倘负此缘,当面错过,忽然大限临头,悔之何及?
趁现在还活着,趁现在还有气力,趁现在无灾无病,莫空度时光,各宜努力,切记! 切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