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原老师大概是一位十分直爽,清朗的人(看文章作出的无端猜测,无端端给人贴了一标签️)。有一次陈老师来学校讲座,本已到达讲座课室,看到大门口都被人堵住了,走廊上也是人,目测是挤不进去了,于是又返回去,因此错过,至今后悔。
偶然在一个读书的微信公众号上看到陈平原老师的一篇文章《中文系,是为你的一生打底子》。于是,收藏起来,准备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分享,对于自己的所学有强烈的归属感或者说是信赖,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尽管有时候这样的归属感来自于社会对这门学科的功利性需要,这都没关系,好过无感甚至厌弃。
追根溯源,发现陈平原老师作为一位文学教授,不仅仅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学术志趣上,关于小学、中学的语文教育,大学的文学教育,写了一系列的文章,很多都结集成书了。
这么严肃的话题,宏大的话题,陈平原老师却是谈得生动有趣,没有理论,没有说教,只有发自内心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既然书本取名“六说”,自然是跟“六”这个数字有关。
第一篇《校园里的诗性——以北京大学为中心》,提到“大学里的文学教育,其目标主要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养成热爱文学的风气,以及欣赏文学的能力”。深以为然。要说“文学”真的能给人带来什么实质上的收益,如果不借助其他载体的话,相对于其他学科,它的变现能力和变现速度可以说是远远不及了。可为什么?我们仍然需要诗歌,需要文学。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陈平原老师在这篇文章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诗歌代表青春、代表精神、代表梦想。这不是大学里面最最需要的吗?特别是在大学教育逐渐走向专业化和职业化的今天。文中陈教授回顾了北大的"诗歌精神",曾经北大是诗人的温床,一个馒头就可以砸死一个诗人。曾经的学生热衷于参加诗社,热衷于互相朗诵得意之作,并且相互评点。当然,现在仍然有诗社,甚至有盛况空前的“未名湖诗歌节”,但是那种对诗歌的热爱,品咂诗歌的趣味却远不如从前了。
第二篇《文学史的故事》,读到这篇的时候,联想到的是当时读书时使用的教材,一直在倡导”原典“,这大概跟老师们觉得“文学史”这个架子有时候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未免过于虚浮,缺少大量的作品的填充,学完整部文学史,不过是增加了一些文学常识的了解,对于文学趣味的培养毫无助益有关。对于这一点,也是深以为然,“文学教育的关键,在于读本,而不在于教科书,在于培养阅读、阐发、品鉴的能力”。而不是大量的文学史知识的识记。读至此,突然明白了老师当时编写教材时注重“原典”的良苦用心。还想起一件趣事,读书时,有一位现当代文学史的教授,课堂上大声朗诵郭沫若的《天狗》,老师普通话欠佳,口音实在太重,但是感情充沛,澎湃激昂。当时,对郭沫若的作品无感,加上老师浓重的口音,全班同学目瞪口呆之余不免窃窃私语,暗自偷笑。如今想起来,甚是感动。我们还有这样的时间和激情在课堂上朗诵郭沫若的《天狗》吗?不一定。
第三篇《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这篇文章主要讲述陈平原老师多次编纂文学史又中途退场的故事。因为无法做到“全史在胸“,但是编撰文学史又要求必须兼顾齐备。懂的,又深入研究的作家要说,不懂的,完全没看过作品的作家也要硬着头皮说。所以,大部分的文学史都沦为介绍书本的“述学文体”。读至这篇,想起了迄今为止,读过的最为有趣的一部文学史,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六年前读过的,至今依然记忆深刻。
第四篇《多民族文学的阅读与阐释》这一篇大概是最术业有专攻的了,专门谈“多民族文学”,可能陈老师主要的研究领域不在于此,所以如文章中自谦之词,的确是无其他篇目那么酣畅淋漓,个人觉得这篇归于”六说文学教育“也有不妥,它是一篇很好的关于”多民族文学“的阐释问题的梳理,但是与文学教育的话题相关性不大。
第五篇《语文之美与教育之责》其中有一观点:’母语教育‘不仅仅是读书识字,还牵涉知识、思维、审美、文化立场等。"准确、优雅地使用本国文字,是母语教育的一大目标。其中提到的”阅读快感“的观点,非常认同。不仅仅是读书,加以扩展,如果一件事物完全不能带来丝毫“快感”,那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单靠意志力,大概也会"味同嚼蜡”。当然,学习新知,需要突破认知的东西,本身便有难度,学习起来吃力,但那是吸收知识本身所具有的难度带来的”痛苦“,与”悦读“本身并无多大关系。
第六篇《语文教学的魅力与陷阱》语文,大概真如陈平原老师所说是门槛最低的科目。好像一个人只要认识足够多的汉字便可以去当一名语文老师了。但事实真是这样吗?不尽然。语文课堂与其他课堂相比,应该更注重“诗意”和“情感”,而非“技术”,大概也因之语文课堂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和语文老师有温度的讲授,往往很多年之后印象中记忆深刻的老师都是语文老师。大概要当好一名语文老师,老师本人也需要一点情怀吧,还需要有那么点脱离实际生活的理想主义,计划性不需要那么强,愿意为这不能产生实际生产效益的“文学”尽心尽力,学识的渊博很重要,这样一种温度和热情同样也很重要,当然在升学压力面前,这些大半都是空话。但是可以尽可能做一下平衡,这也是这篇文章的态度。
此外,另有两篇附录《休闲时代好读书》和《读书三策》,谈的都是读书的问题。大概如陈老师一般读书多了,了解了人类普遍存在的种种境遇,人会变得更加富有“共情能力”和“理解能力”,更能体察世事的不易。综合起来,便是既要泛读也需精读,既要获得直觉的快感,也要学会含英咀华。
以上。
以后读书尽量以读书笔记的形式进行更新。前天偶然翻阅一位老师的社交空间,发现老师把写读书笔记与电影影评的习惯坚持了这么多年,而我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读完即忘。所以,读书总是觉得读过又好像没读过,恍恍惚惚,快感是有的,更深层次的知识、趣味的获得,却差了那么点火候。所以,借读书笔记,让自己读完反刍一下,检验一下阅读效果。虽不是一件那么愉悦又有点耗时的事情,但是是一件值得坚持的事情。不是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