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管对孩子,还是对家长,都是一场考验。
对孩子来说,从无拘无束的幼儿园走到小学。
小学生的身份还没来得及转变,规矩、纪律、习惯,哪一样都不轻松。
最难的却是学习。
一入学先学的是拼音。
识字量不多,得先能认拼音,这是阅读的最基础入门。
但对孩子来说,真的不容易。
有一天,我在小区的电梯里遇到楼上的一位妈妈。
他儿子与我儿子原来读同一所幼儿园,一起坐校车。
她一开口就问:你家儿子每天的作业做得完吗?
“双减”以后,每天的作业基本不用写,但要读的真不少。
我说能做得完。
她却很惊讶,反问我:你家儿子每天晚上都去参加体育训练,怎么可能做得完作业?
我说:每晚去训练,一般晚上9点能回家,洗个澡就开始读书,10点前能全部按要求完成。
她问:你们不用先教会他拼音吗?
我终于明白她了。
因为孩子每天课堂上的拼音知识没有掌握好,回家后得先一点一点教会了,再好好读下来拍视频上传。
我回答说:不用教,他是会的。这是他可以参加训练的前提。
另一个孩子的妈妈也曾经经历了上面这位妈妈同样的情况。
她说,直到孩子完成了拼音学习,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逐渐变好。
她回忆说,那个时候孩子每天晚饭后就打开书包,经常到晚上11、12点,仍然没法按要求完成全部作业。
每晚与孩子在一起做作业的过程,都是一种煎熬。
我们家与孩子的相处方式,相对轻松一点。
我是一位60分妈妈,过得去就算了。
我家孩子却是一个自我要求比较高、追求完美的孩子。
在他幼儿园刚接触拼音时,我和他一起培养阅读的习惯。
刚开始时,他经常拿着不认识的字问我怎么读。
我给了他一本《新华字典》,让他自己查字典。
告诉他查字典的第一步,是要认得拼音。
所以,在幼儿园上课教拼音的时候,他学得很认真。
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自己查字典,然后标注上拼音。
进入小学以后,拼音基本上都会了,他比其他孩子要学得轻松一点。
我们便允许他继续培养他的体育兴趣,只要晚上能高效地完成作业,便可以先去参加训练。
他为了能参加训练,会在上课时认真一点听讲,要写的部分会尽量在学校里完成,要背的课文也会提前读熟。
两个月下来,他慢慢形成了这样的习惯。
同时也懂得,只要高效,就能做好,他的兴趣也能坚持。
家有孩子,是相处,是管理,更是修行。
相处之道,是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
管理之道,是找到能激发动力的途径。
修行之道,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