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词赏析

诗词赏析

作者: 晴空一鹤范祖华 | 来源:发表于2020-12-27 20:32 被阅读0次

                  《放言五首·其三》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意思是说,我赠你一个解决犹豫不定的好方法,不需要你去龟卜和拜蓍。“钻龟”、“祝蓍”,是指古代通过问卜求签,来判断吉凶祸福的方式。从这两句诗的意思来看,白居易自然认为这种方法不靠谱。那么,白居易手中的好方法究竟是什么呢?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便着重说明了这个方法。它的意思是说,要想知道玉的真假需要烧足三天,要想辨别是枕木和樟木需要七年之后。“试玉”句,白居易自注说:“真玉烧三日不热”。“辨材”句,白居易自注说:“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这里的言外之意是说,坚贞之士必能经受长期磨练,栋梁之材不是短时间就能认出来的。即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时间才能考验出。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则是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用白居易的方法,就会做不出准确的判断。意思是说,周公铺佐成王时,某些人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说他篡权为假。王莽在未代汉时,凭借着假装谦恭,迷惑了很多人,他篡权才是真。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意思是说,假如这样的人当初就死去了,那么他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这两句诗紧承前面一句,是整首诗的关键。决狐疑的目的是为了分辨真伪,真伪分清了,自然就没有了狐疑。但如果你过早的下结论,不用时间去考验,就会被一时表面的现象所蒙蔽,从而冤屈好人。

综观白居易的这首诗,他以具体事物来表现普遍规律,小中见大,具有发人深思的艺术效果。我想在日常生活中,白居易所列举的这种情况,大家都会体验过。在这首诗中,白居易则是就社会人生的真伪问题,发表了启人深思的哲理性议论。即如果你想对人或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它离不开时间的考验,需要你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判断,切忌不要根据一时一事的表面现象就下结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赏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bnon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