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视频,老师说人分为三等,第三等的人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二等人可以做自己应该做可能不太喜欢的事情。一等人,有使命感,义不容辞做应该做的事情,不会顾及自己喜不喜欢。
说的不太对,像马斯克是一等人,认为拯救人类是他神圣的使命,他喜欢干,愿意干也觉得自己应该干。还有稻盛和夫,他认为老天给了他那么多的智慧和财富,不是让他独享的,而是让他来帮助周围的人的有困难的人,他义不容辞。
哈佛和美国一流大学教育学生要有使命感,要为人类贡献,很多人真的做到了,比尔盖茨,巴菲特,亚马逊小贝斯,脸书小马克都以此为人生的方向。他们都是一等人。
至于视频里的二等人,可以做自己应该做但不喜欢的事情。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是对的人有很多义务和责任嘛,但转变思想,可以让自己慢慢喜欢。这里就有问题了,因为我就经历了这个纠结。我有段时间观察抑郁症的患者,有一类人是高发点!他们追求完美、自律,咬紧牙关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就是压力的来源,在深夜里,要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来发泄减压,比如在电影里看到的日本人非常勤奋刻苦,自我强迫,心理扭曲,不快乐。稻盛和夫名扬四海有名有利,但他很不快乐,最终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离开功成名就的企业,去佛门修炼。人生的终极目标,是追求幸福感。叔本华抛弃了家庭责任,最终进入佛门。主要是个人的天性,让自己走入精神的世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总觉得美国名人表现得更自然,表里一致。他们既遵守社会秩序,遵守商业规则,尊重人性,热心慈善,以科技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国家差距越拉越大。哪怕撇开霸权,这个国家的精英也能轻松赚到普通人赚不到的财富,因为美国有完善的先进的教育、政治、经济、金融机制和好的营商氛围,给他们带来了全球最好的人才和红利。他们可以轻松的,自然的,听从内心的呼唤,做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专业的事情,终生专注,乐在其中。像巴菲特、芒格、金夫人,功成名就,生活简朴,非常的快乐而长寿。这种洋溢在外的阳光喜庆感,明显胜于稻盛和夫,李光耀,褚时健健。当然,美国人有信仰,也是他们的幸福感的一个源泉。
必须干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够最大的激发潜力和创造力。
人品可以通过修炼,技术可以通过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熏陶,这样,“做自己不喜欢而应该做的事情”,转变为做自己喜欢也应该做的事情。这才是真正的二等人。
对于三等人,不管是不是自己的责任,只喜欢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是普罗大众,这里就不分析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