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阳兄,是我华师大读研时的同学,当时在中文系里,他很特别,因为在一群单身汪的学子里,他是老大哥,有家室,也有儿子,就是沈晏齐。
硕士毕业后,期间还去合肥和喜阳夫妇有过一次会面,知道他一直从事编辑的工作,2018年他以49岁考取了华东示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成为一名博士生。
从一名中等师范生到一名博士生,他走过了34年的漫漫人生路,不认识的人,听完他的经历,也会不由得心生赞叹,一个人为了追求自己的超越,永不止步。
如果你有机会翻开这一本,喜阳兄和儿子晏齐的《两地书,父子情》,你就会更赞叹,在这一封封的灵魂对话里,我读到了一位真正的中国式的父亲,如何让儿子不要对父亲“敬而远之”,又不会让儿子“亲而近之”,用西方的术语叫做“tough love”,在东方文化里,就是修身齐家。
最近常常会和君说乎的老铁探讨家庭教育,素质教育。我总结一句话就是:父母做好父母自己的位置就好。
什么是父母的位置?
父母,一不是老师,二不是保姆,三不是爷爷奶奶,更不是孙子。
什么是父母,你如果问自己,我猜,你多半答不上来,因为除了生物生理血缘上的属性,我们竟真的不知道如何定义父母。读论语,看到孔子一直论孝,也很少谈父母要怎么做。
谈五达道,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这个五种人伦关系,就是天下的达道,所以一个人处理不好父子的关系,也就无法通达人生的大道。
父母就是父母,他不是老师,不需要像老师那样出考卷,布置作业,负责孩子的“智识”,因为永远有比父母你更优秀的老师,更会教的老师。
父母就是没父母,他也不是保姆,管好孩子的衣食住行,安全接送,按照钟点付费,保姆是随时可以找人替代的,但是父母,谁也替不了。
别做祖辈,也别装孙子,不要讨好迎合,不要作天作地,不要苏大强,你和孩子的关系,就是父母和孩子。
我很欣赏和认同喜阳兄的这句话,和孩子一起成长,是美好的事情,那么怎么样才能做到呢?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子女,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与他们应有的压力和动力,陪伴他们走向成长,以他们自己生命能够具有的形式绽放。
所以这四年,100篇写出来的邮件,承载了父子彼此的成长的历程,和灵魂的对话。作为年岁略长的父亲,也在儿子的每一个来自学业的,校园生活的,友情的,爱情的等等问题种,去反思和分享。作为儿子也在父亲的分享和指点中,发现,探索和创造。
这100封邮件,不就是最真实的父与子的共同成长吗?
如果你依然不知道如何做父母,如果你还在养育男孩上有困惑,那么建议你看一看我的老同学,沈喜阳的这本《两地书,父子情》,或许对于你重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孩子,认识父子关系,都会带来新的启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