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有个词一直很火,斜杠青年。
什么是斜杠青年?看下百度百科的解释: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例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斜杠”便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在如今的职场中,“斜杠青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比如,也许你会发现,平时和你坐在同一个办公室上班的同事周末做起了兼职婚礼摄影师;你那个在外企工作的朋友悄悄开上了淘宝店;加班打车遇到的接过上千单的专车司机白天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白领……
也许你自己也曾在某一时刻动过想要成为“斜杠”的小小心思。
“典型性”斜杠青年会选择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折腾。他们可能白天在办公室里朝九晚五,下班回来兼职当专栏作家、做网络教育的老师、担任健身教练……
他们“贩卖”兴趣、知识和经验,并且多是由长时间积累所成,不可被机械复制,难以被替代。
现代人越来越愿意为了知识与精神娱乐付费,这为斜杠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互联网为他们提供了平台。
一年前,谁能想到Papi酱,一个中戏导演系硕士,可以凭着业余拍摄搞笑吐槽小视频而获得1200万的融资?
这或许是最坏的时代,但一定也是最好的时代——谁都可能拥有下一个“斜杠”。
用兴趣赚钱,谁不想要?
为什么斜杠青年这么火?
显而易见的是,当一名斜杠青年,首先可以为你带来更好的“钱途”。各种平台都是斜杠青年变现的新途径。
但许多斜杠青年在一开始,他们可能是45度角仰望星空的文艺青年,总有一肚子的“肿胀”要在豆瓣抒发;他们可能是心怀天下的热心前辈,愿意在知乎上回答诸如“被传销洗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问题;他们可能是段子顺口拈来的逗比,久而久之在微博上凝聚了不小的人气。
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兴趣成为斜杠青年撬动地球的杠杆。有人愿意为你的兴趣“埋单”,难道不是件幸福的事?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另一方面,拥有多重职业,会逼着你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规划,挖掘潜能。
大学期间,有人可以兼顾学习、社团、实习,也有人连基本的考试都应付不过来。后来你会发现,前者在各个领域都如鱼得水,而后者,一份工作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差在哪里?四个字:时间管理。
优秀的斜杠青年,需要在别人完成一份工作的时间内完成好几样工作,这种模式将会推动你更好地规划自己最重要的人生资源——时间。
一句话,优秀是一种习惯。
那些牛×的人,会让优秀的特质像滚雪球一般良性循环。
看到他们,我常常自叹弗如地感慨:一名合格的斜杠青年,无论精神还是体力都要经受住严峻的考验。无论天生抑或后天刻意培养,他们都具备这些素质:
精力充沛。没有足够的精力,如何学习和拓展你的兴趣?
渴望更好的自己。谁都渴望改变,但真正有所改变的人一定是内心对此极度渴望的。这个愿望有多强烈,就能推着你走多远。
百倍努力。你有多努力你就有多幸运!
如果你想成为这样的自己,赶紧迈出“斜杠”的第一步吧!
斜杠青年的职业规划
优秀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炼成的,但聪明的斜杠青年,一定是在对自己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有的放矢。
所以你要做的第一步,是梳理现有资源、明确定位、提升技能——如同给主业做职业规划一样,副业也是需要规划的。
其中的每条线都应该是相连的,每一个斜杠之间应该是有逻辑关系的。因此,做“斜杠”不是让你“乱杠”。
在选择自己的“斜杠”身份时,“方向性”是我认为年轻人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如果你的“杠”与“杠”之间不能联系起来,形不成合力,这样的斜杠虽然丰富了你的人生,但的确会对职业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也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年轻人常常会误以为自己有足够的试错成本。他们会说“我乐意”。但事实上人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每一个人看作一个经营单位,你的时间就是你的资本。我希望年轻人能够想清楚一个问题——如果你想做斜杠青年,那你是否有决心在你所投入时间的领域里变成一个专家,成为行业里有知名度,有话语权的人?
斜杠是指你在每一个“杠”上都有话语权,市场都认可你,你都能拿到相应的收入。在我看来,兼职是一个从爱好衍生成尝试性的收入和话语权过程中的第一步。
我的一位老师曾告诉我一句话:“无论你做什么职业,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要你花心思去做到极致,对它有深刻的思考,你就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你就自然有话语权。”
所以从今天开始,“斜杠青年”应是我们追求自我职业发展的一个目标,一个结果,从一份兼职开始。
愿你斜出特色,杠上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