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读起来相对轻松的小说,虽然其中有一些让人感觉比较沉痛的情节,譬如:无依无靠的孩童的孤独,年老被子女嫌弃又无能为力的无助,被排斥于家庭之外的游离感。诚如作者认为的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比他以后的一些作品“年轻得多的语言”,但依然有感染力和穿透力。
很难去说这本小说的主旨和想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是一段段回忆的交织,是略带自传又非自传的情节叠合,是不同年龄阶段遇到不同的友情及家庭关系的感知,即使辛酸多于美好,亦让人难以忘却。
在现实生活中,我想每个人也都有一些类似的经历,有的人从小就敏感乖巧,有的人从小就“胆大妄为”,有的人不得不从小就以瘦弱的肩膀担起自己的当下和未来,即使那个时候还什么都不知道。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对自己生命比较重要的过客,我们也不可避免的成为别人生命的过客,人生来来回回,有的过客被遗忘、有的停留在记忆里,即使时过境迁,也难以忘怀,渐渐成为心口的一颗朱砂痣。
说到这里,我也想到了我的一个小学同学,到现在她的名字我都记得十分清楚,她也成了我失去联系的小学同学中,唯一还能记住名字的同学。在我的记忆里,我唯一一次放学不回家,是跟她在一起,既想玩又想完善一张手抄报,那时没有手机,我们家也没有座机,我很晚没有回家,急坏了我妈妈,辛劳了一天的妈妈,顾不得吃上一口晚饭便到处找我,虽然我的行为“出格”,可那时的我却觉得很“无辜”。我们曾一起吃过校门口的串串,一起擦过教室的玻璃,一起打过嗝,一起幻想过一些不着调的未来,一起有过一些幼稚纯真的约定。后来,她突然转学了,再后来,她到我上的初中去找过我一次,我惊讶又羞怯的见了她,那一刻真的想把她拥入怀中,后来的后来,我们就再也没有见过面,离现在应该18年了。我很想知道她现在过的好吗?也想看看她脸上的酒窝是否一笑就会出现?我同时也想知道这么多年,她是否还记得我?(但总觉得这样肉麻且既害怕听到答案又渴望能听到自己想听的答案的问题,有些难以开口)人生漫长,我是否应该试图去找她,或者是继续在遗忘中回忆,其实我自己一直都不确定,所以一直也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能确定的是,我们没有在细雨中呼喊,我们曾在阳光下欢笑。
在《细雨中呼喊》在另一层面,让我联想到的是故乡,虽然故乡在这本书中的意味并不强烈,但是在我看过的一些书中 ,不管是“寻根文学”类型的还是描写故乡类的散文,都会让我拾起对故乡并不强烈的感情,我想这是我尚且年轻的生命里的“老气”和并不凸显但不可抹去的“执念”。
在此,关于“故乡”这话题,我想把书中的一段原话摘录下来:
【我远离南门之后,作为故乡的南门一直无法令我感到亲切。长期以来,我固守着自己的想法。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感情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有一次,一位年轻女子用套话询问我的童年和故乡时,我竟会勃然大怒:
“你凭什么要我接受已经逃离了的现实。”】
对于故乡,我从来没有想过逃离,同样也没有想过回归,甚至从来不会主动去关注它的改变,现在对于故乡的街角越来越陌生,对于故乡那些地道亲切的人情世故,我仿佛成为一个局外人与旁观者,但我依旧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永远……或许正因为如此,我才对故乡有种特殊的情感,不爱、不恨,我像随风起飞的风筝一样注定要漂离它,回首望去,风筝线的源头还缠在故乡的泥土里,准确地说在小时候的木屋里,在后来两层楼的砖瓦房里,在父母的爱护和不舍里……
《在细雨中呼喊》让我的思绪游离了太远,还有一些关于成长的囧事和小心思也随之涌入:幼稚的坚强、不知怎么就会了的乖巧与懂事、年少的冲动与敏感的内心世界、略显孤僻内向的童年、从小到现在的发小情谊、时常被比我大的伯伯家的姐姐无形呵护、以弱小之躯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奇怪的“专制”蛮横还不温柔……点滴回忆,终成汪洋,我索性阻断思考,不去深想,于是本文到此完结。
网友评论